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一)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18-27页 |
一、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的现状分析 | 第18-22页 |
(一)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具有普遍性 | 第18-19页 |
(二)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程度存在差异性 | 第19-22页 |
二、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的原因分析 | 第22-24页 |
(一) 发行制度的缺陷 | 第22-23页 |
(二) 承销商和发行人的利益驱动 | 第23-24页 |
(三) 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 第24页 |
三、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的影响分析 | 第24-27页 |
(一) 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当 | 第24-25页 |
(二) 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 第25页 |
(三) 加大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经营压力 | 第25页 |
(四) 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的现状分析 | 第27-36页 |
一、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的基本概述 | 第27-28页 |
二、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的差异分析 | 第28-29页 |
三、我国创业板山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的具体投向分析 | 第29-33页 |
(一)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用于资本性支出分析 | 第30-31页 |
(二)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用于非资本性支出分析 | 第31-33页 |
四、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特征分析 | 第33-36页 |
(一) 超募资金使用率不高 | 第33-34页 |
(二) 超募资金项目投资缺乏科学性 | 第34页 |
(三) 超募公司业绩分化趋势明显 | 第34-35页 |
(四) 大量超募资金未按计划使用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1页 |
一、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一) 监管政策 | 第36-37页 |
(二) 承销商声誉 | 第37-38页 |
二、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 第38-41页 |
(一) 公司治理结构 | 第38页 |
(二) 企业的发展背景和属性 | 第38-41页 |
第五章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41-52页 |
一、变量的设定和研究假设 | 第41-43页 |
(一) 变量设定 | 第41-42页 |
(二) 研究假设 | 第42-43页 |
(三) 样本数据 | 第43页 |
二、模型构建 | 第43页 |
三、描述性统计 | 第43-46页 |
四、分组t检验 | 第46页 |
五、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6-47页 |
六、多元回归分析 | 第47-50页 |
七、稳健性检验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一、结论 | 第52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