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专业审计论文--基本建设审计、物资审计、水利审计论文

长沙地铁2号线工程跟踪审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关理论第18-24页
    2.1 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概念第18页
    2.2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第18-19页
        2.2.1 传统事后审计的缺陷第18页
        2.2.2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第18-19页
        2.2.3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第19页
    2.3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原则第19-20页
    2.4 全过程跟踪审计机构设置与职能定位第20-21页
        2.4.1 审计机构的顶层架构第20-21页
        2.4.2 审计机构的职能定位第21页
        2.4.3 审计力量来源第21页
    2.5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思路第21-23页
        2.5.1 工程项目建设的四个阶段第21-22页
        2.5.2 工程项目建设四个阶段的审计重点第22-23页
    2.6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法第23-24页
        2.6.1 内控制度检查法第23页
        2.6.2 现场参与、实地核查法第23页
        2.6.3 问询调查法第23页
        2.6.4 归纳对比法第23-24页
第三章 长沙地铁2号线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及实施情况第24-41页
    3.1 建设项目审计安排与具体实施情况分析第24-27页
        3.1.1 审计计划安排、指导思想及人员配置情况第24页
        3.1.2 审计内容第24-25页
        3.1.3 审计步骤第25-26页
        3.1.4 跟踪审计的具体措施和操作方式第26-27页
    3.2 项目设计阶段的审计内容第27-31页
        3.2.1 优选项目设计方案第28-29页
        3.2.2 推行限额设计第29-31页
    3.3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审计内容第31-36页
        3.3.1 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涵义第31页
        3.3.2 运用“博弈论”剖析招投标审计的重点内容第31-32页
        3.3.3 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审计第32-35页
        3.3.4 签订审计工程项目合同第35-36页
    3.4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内容第36-39页
        3.4.1 内部控制审计第36-37页
        3.4.2 施工现场审计第37页
        3.4.3 现场签证及隐蔽工程审计第37-38页
        3.4.4 工程进度款审计第38页
        3.4.5 工程洽商、变更审计第38页
        3.4.6 主要材料及设备采购审计第38页
        3.4.7 暂定金额审计第38页
        3.4.8 工程索赔款审计第38-39页
        3.4.9 合同履行审计第39页
    3.5 工程项目结算阶段的审计内容第39-40页
    3.6 工程内容的末期统计数据第40-41页
第四章 长沙地铁2号线跟踪审计存在问题分析第41-50页
    4.1 长沙地铁2号线跟踪审计取得的成果第41页
    4.2 长沙地铁2号线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第41-47页
        4.2.1 人力、资金等的限制致跟踪审计很难全面兼顾第41-42页
        4.2.2 建设项目参与者众多且审计环境复杂导致跟踪审计缺少独立性第42-47页
    4.3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7-50页
        4.3.1 建设项目时间跨度过长、审计任务重且受到审计成本的制约第47-48页
        4.3.2 缺乏实践经验和整体计划第48页
        4.3.3 审计风险隐蔽性强第48-50页
第五章 建设项目完善跟踪审计应用建议第50-59页
    5.1 统筹规划并制定跟踪审计的整体计划与目标第50-51页
    5.2 正确定位跟踪审计以保持审计的独立性第51-52页
    5.3 推进跟踪审计规范以理顺审计环境、依据及被审主体第52-55页
    5.4 加强审计人员跟踪审计的专业素养及实战锻炼以降低审计风险第55-59页
结论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研究
下一篇: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