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古书契论文--竹木简论文

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凡例第9-16页
序章 漢简官文書研究的封象及研究史述第16-118页
    引言 漢簡官文書相關概念辨析第16-22页
        一、官文書的概念及本文研究對象第16-18页
        二、幾種相關概念第18-22页
    第一節 漢簡官文書出土情況及特點第22-40页
    第二節 本世纪以前漢简官文書研究概述第40-92页
        一、二十世纪以前漢代官文書的研究鉤沉第40-47页
        二、二十世纪前半段的漢簡官文書研究第47-52页
        三、二十世纪後半段的漢簡官文書研究第52-92页
            (一) 二十世纪後半段中國大陸的漢简官文書研究第52-76页
            (二) 二十世纪後半段台灣地區的漢簡官文書研究第76-82页
            (三) 二十世纪後半段日本學者的漢简官文書研究第82-92页
    第三節 本世纪以来的漢简官文書研究第92-118页
上编 漢簡所見中央官文書辑考第118-452页
    第一章 漢简所見時效性詔書辑考第122-260页
        第一節 较完整的時效性詔書册第122-155页
        第二節 時效性詔書残册第155-170页
            附:尚有疑問的時效性詔書残册第166-170页
        第三節 時效性詔書零简第170-191页
            一、兩漢部分第170-186页
            二、新莽部分第186-191页
        第四節 時效性詔書中奏疏部分零簡第191-210页
            一、兩漢部分第191-207页
            二、新莽部分第207-210页
        第五節 時效性詔書的行下文散简第210-242页
            一、兩漢部分第210-236页
            二、新莽部分第236-242页
        本章附一:與時效性詔書相關的一些雜類簡版牘第242-253页
        本章附二:懸泉《四時月令詔條》完整释文第253-260页
    第二章 漢簡所見非時效性詔書輯考(附存疑韶書)第260-338页
        第一節 “著為令文”的詔書(附奏讞詔書)第260-323页
            附:與奏讞類韶書可能相關的幾條簡文第319-323页
        第二節 習字者抄錄的舊詔書第323-335页
        第三節 性質存疑的詔書文字辨析第335-338页
    第三章 漢簡所見其他中央文書辑考第338-380页
        第一節 其他上奏文書第338-354页
        第二節 中央官府下行文書第354-374页
        第三節 性質存疑的其他中央文書辨析第374-380页
    第四章 上编小结:中央文書的格式和幾個問题第380-452页
        第一節 简牘所見漢代中央文書的格式第380-397页
        第二節 漢代詔書的下行與行下文格式第397-409页
            一、各類詔書的下行方式第397-405页
            二、詔書行下文的常見格式第405-409页
        第三節 制書、韶書與詔書之三品第409-419页
        第四節 漢簡與史籍中之詔書的文本差異第419-428页
        第五節“抬頭制度”補議第428-443页
        第六節 漢簡官文書中的“小府”問题第443-452页
中编 漢簡所見地方官文書辑考(存目)第452-455页
    第五章 漢简所見地方下行官文書辑考第453页
    第六章 漢筒所見地方上行與平行官文書辑考第453页
    第七章 漢简所見傳信類官文書辑考第453页
    第八章 漢简所見與官文書相關的簡牘辑考第453-454页
    第九章 中编小结:地方文書的格式和幾個問题(暫擬)第454-455页
下編 漢简相關專题研究及附錄第455-573页
    第十章 漢簡官文書相關專题研究第457-573页
        第一節 《建武五年赦令詔書》残册的復原及相關研究第457-469页
        第二節 漢简官文書用語“重追之”及相關問题第469-478页
        第三節 居延簡中與成帝築陵有關的官文書第478-489页
        第四節 莽詔行下文所見“诸公相”研究第489-504页
            一、居延新简EPW:93的释讀第489-491页
            二、史籍中漢、新爵制與分封的嬗變第491-495页
            三、新莽公國舊說的辨析第495-499页
            四、新莽封國和“诸公相”蠡测第499-502页
            五、结論第502-504页
        第五節“折傷兵物(?)”與折傷兵物管理文書考略第504-514页
        第六節 西晋符信與漢简中“符”、“傳”形態的演變第514-530页
            一、西晋符信賸義第514-521页
            二、漢简中符、傳形體演燮蠡测第521-530页
        第七節 簡牘相關之漢晋印章雜考四則第530-546页
            一、試說“封土”、“封破”與“旁封”第530-535页
            二、漢晋南北朝“記”類私印解第535-539页
            三、肩水金關“安世”私印補考第539-541页
            四、樓蘭晋代木印臆解第541-546页
        第八節 候望簽牌與簽牌的另一種使用方式探研第546-558页
            一、相關簽牌述略第546-549页
            二、候望簽牌性質考論第549-552页
            三、簽牌的另一種使用方式第552-558页
        第九節 漢簡雜考第558-573页
            一、金關簡73EJT4:143應属误缀第558-560页
            二、金關篆書簡73EJT26:234校訂第560-562页
            三、雜說漢代“簽牌”與“(?)”等第562-573页
附錄一 本文引錄例简索引第573-659页
附錄二 近百年漢简官文書研究論著要目(初稿)第659-733页
    一、說明第659-660页
    二、目錄正文第660-733页
附錄三 河西漢塞相關地圖辑錄及圖說第733-753页
参考文献第753-771页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成果第771页

论文共7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
下一篇: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