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概述 | 第9-10页 |
1.2 化学传感器 | 第10-13页 |
1.2.1 荧光传感器 | 第10-12页 |
1.2.2 酶联免疫传感器 | 第12-13页 |
1.3 CuAAC反应的研究应用 | 第13-20页 |
1.3.1 CuAAC反应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 | 第14-17页 |
1.3.2 基于CuAAC反应的比色传感器 | 第17-18页 |
1.3.3 基于CuAAC反应的荧光传感器 | 第18-19页 |
1.3.4 基于CuAAC反应的电化学传感器 | 第19-20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基于点击化学检测Cu(Ⅱ)的荧光传感器 | 第22-29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23-24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28页 |
2.3.1 实验原理 | 第24-25页 |
2.3.2 实验的可行性探究 | 第25-26页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6页 |
2.3.4 线性范围与检测限 | 第26-27页 |
2.3.5 传感器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实验 | 第27-28页 |
2.3.6 实际样品检测 | 第28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点击化学构建丙炔氟草胺荧光传感器 | 第29-37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30-31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3.3.1 实验原理 | 第31页 |
3.3.2 实验的可行性探究 | 第31-32页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2-33页 |
3.3.4 线性范围与检测限 | 第33-34页 |
3.3.5 重现性和选择性 | 第34-35页 |
3.3.6 实际样品中的丙炔氟草胺的检测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点击化学构建炔雌醇环境干扰物荧光传感器 | 第37-45页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4.2.3 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4.3.1 实验原理 | 第39页 |
4.3.2 实验的可行性探究 | 第39-40页 |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0-42页 |
4.3.4 线性范围与检测限 | 第42-43页 |
4.3.5 传感器的重现性与选择性实验 | 第43页 |
4.3.6 水样添加回收率实验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点击化学结合酶联免疫法构建甲胎蛋白荧光传感器 | 第45-55页 |
5.1 引言 | 第45-4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5.2.1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5.2.2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5.2.3 实验步骤 | 第47-48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5.3.1 实验原理 | 第48-49页 |
5.3.2 可行性探究 | 第49-50页 |
5.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0-51页 |
5.3.4 线性范围与检测限 | 第51-52页 |
5.3.5 传感器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实验 | 第52-53页 |
5.3.6 实际样品中甲胎蛋白的检测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