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溶剂及药品的化学式或简写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7页 |
1.1 生物酶功能模拟与小分子活化 | 第8-26页 |
1.1.1 生物酶 | 第8页 |
1.1.2 生物酶模拟 | 第8-9页 |
1.1.2.1 酶模拟 | 第8-9页 |
1.1.2.2 功能模拟 | 第9页 |
1.1.3 小分子活化 | 第9-26页 |
1.1.3.1 二氧化碳分子的活化 | 第9-14页 |
1.1.3.2 氮气分子的活化 | 第14-18页 |
1.1.3.3 氧气分子的活化 | 第18-20页 |
1.1.3.4 乙腈分子的活化 | 第20-26页 |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铜(Ⅱ)配合物对乙腈的活化 | 第27-60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7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2.2 溶剂处理方法 | 第27-28页 |
2.2.3 配体及其简称 | 第28-29页 |
2.2.4 药品、溶剂及其来源 | 第29页 |
2.2.5 配体合成及相关化合物制备 | 第29-37页 |
2.2.5.1 配体L_1的合成及相关化合物的制备 | 第29-31页 |
2.2.5.2 配体L_2的合成及相关化合物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5.3 配体L_3的合成及相关化合物的制备 | 第32-34页 |
2.2.5.4 配体L_4的合成及相关化合物的制备 | 第34-35页 |
2.2.5.5 配体L_5的合成及相关化合物的制备 | 第35-36页 |
2.2.5.6 配体L_6的合成及相关化合物的制备 | 第36-37页 |
2.3 晶体结构测定与分析 | 第37-4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48-59页 |
2.4.1 对配体合成的研究 | 第48页 |
2.4.2 铜(Ⅱ)化合物活化乙腈最佳条件的摸索 | 第48-49页 |
2.4.3 配体及配位原子对乙腈活化的影响 | 第49-50页 |
2.4.4 铜化合物活化乙腈的机理研究 | 第50-52页 |
2.4.5 化合物晶体结构描述 | 第52-59页 |
2.4.5.1 化合物(1)、(1a)、(1b)的结构描述 | 第52-54页 |
2.4.5.2 化合物(2)、(2a)的结构描述 | 第54-55页 |
2.4.5.3 化合物(3)的结构描述 | 第55-56页 |
2.4.5.4 化合物(4)、(4a)的结构描述 | 第56-57页 |
2.4.5.5 化合物(5)、(5a)的结构描述 | 第57-59页 |
2.5 实验部分小结 | 第59-6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总结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Ⅰ-配体的~1H NMR谱图 | 第70-79页 |
附录Ⅱ-化合物的IR谱图 | 第79-87页 |
个人简历 | 第8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