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理学论文--神经生理学论文

多学科方法鉴定海兔神经环路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及其功能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综述第11-34页
    1.1 模式动物海兔第11-22页
        1.1.1 海兔概述第11-12页
        1.1.2 海兔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优势第12-13页
        1.1.3 海兔摄食行为及其神经环路第13-22页
            1.1.3.1 海兔摄食行为概述第14-16页
            1.1.3.2 海兔摄食神经环路概述第16-18页
            1.1.3.3 中枢模式发生器神经元及其神经递质第18-22页
                1.1.3.3.1 在摄入运动程序中介导齿舌咬合的CPG神经元B40第18-19页
                1.1.3.3.2 在反刍运动程序中介导齿舌咬合的CPG神经元B20第19-20页
                1.1.3.3.3 介导齿舌伸长的CPG神经元B63第20-21页
                1.1.3.3.4 介导齿舌缩回的CPG神经元B64第21-22页
    1.2 谷氨酸及囊泡谷氨酸转运体第22-34页
        1.2.1 神经递质谷氨酸第22-23页
        1.2.2 囊泡谷氨酸转运体及其作用机制第23-34页
            1.2.2.1 VGLUTs的作用机制第24页
            1.2.2.2 哺乳动物中的VGLUTs第24-28页
                1.2.2.2.1 VGLUT1第25页
                1.2.2.2.2 VGLUT2第25页
                1.2.2.2.3 VGLUT3第25-26页
                1.2.2.2.4 三种VGLUTs二级结构第26-28页
            1.2.2.3 无脊椎动物中的VGLUTs第28-34页
                1.2.2.2.1 线虫中的VGLUT第28-29页
                1.2.2.2.2 果蝇中的VGLUT第29-31页
                1.2.2.2.3 静水椎实螺中的VGLUT第31-3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4-60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4-37页
        2.2.1 主要材料第34页
        2.2.2 主要试剂第34-35页
        2.2.3 主要仪器第35-36页
        2.2.4 主要溶液配方第36-37页
    2.3 实验方法第37-43页
        2.3.1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页
        2.3.2 细胞培养第37-38页
        2.3.3 细胞转染第38页
        2.3.4 细胞免疫荧光第38-39页
        2.3.5 谷氨酸转运效率测量第39页
        2.3.6 神经节免疫荧光第39-40页
        2.3.7 Western blot第40-42页
        2.3.8 电生理记录第42页
        2.3.9 数据分析第42-43页
    2.4 实验结果第43-56页
        2.4.1 ApVGLU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3-47页
            2.4.1.1 海兔转录组数据库中比对结果第43-44页
            2.4.1.2 ApVGLUT与已知物种VGLUTs相似度分析第44-45页
            2.4.1.3 ApVGLUT与已知物种VGLUTs的进化关系第45页
            2.4.1.4 ApVGLUT的疏水性分析第45-47页
        2.4.2 ApVGLUT具有转运谷氨酸的功能第47-49页
        2.4.3 ApVGLUT在海兔CNS和B64中间神经元中的表达第49-51页
        2.4.4 药理学实验证明B64为谷氨酸能神经元第51-56页
    2.5 讨论第56-59页
        2.5.1 ApVGLUT与其它物种VGLUTs的比较及进化关系第56-57页
        2.5.2 谷氨酸在海兔摄食神经环路中的作用第57-58页
        2.5.3 未来实验及展望第58-59页
    2.6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生境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下一篇:拟南芥气孔指数调控基因AtIQD21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