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生境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野生动物生境发展现状第10-11页
        1.2.2 植被覆盖变化研究趋势第11-12页
        1.2.3 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2-14页
        1.2.4 遥感技术评价野生动物生境变化的研究趋势第14-15页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5-17页
2 研究内容、方案及方法第17-21页
    2.1 研究内容第17页
    2.2 研究方案第17-19页
        2.2.1 研究区概况的了解,气候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第17页
        2.2.2 遥感数据的获取及处理第17-18页
        2.2.3 保护区实地踏查,植被盖度模型精度验证第18页
        2.2.4 对不同时期的植被变化监测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第18页
        2.2.5 降水量和气温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第18页
        2.2.6 人为干扰因素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第18页
        2.2.7 制作专题图,并对野马生境做出分析、预测和评价第18-19页
    2.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3.1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19页
        2.3.2 空间效应分析方法第19页
        2.3.3 相关性分析方法第19-20页
    2.4 技术路线第20-21页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材料来源第21-25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1-23页
        3.1.1 地理位置第21页
        3.1.2 自然环境第21页
        3.1.3 植物资源第21-22页
        3.1.4 动物资源第22页
        3.1.5 社会环境第22-23页
    3.2 研究区数据与材料来源第23-25页
4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第25-31页
    4.1 遥感影像预处理第25-27页
    4.2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及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4.3 模型精度的验证第28-31页
5 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分析第31-35页
    5.1 植被盖度时间变化分析第31-33页
    5.2 植被盖度空间变化分析第33-34页
    5.3 小结第34-35页
6 引起植被盖度时空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第35-57页
    6.1 气候因子最优插值模型的构建第35-44页
        6.1.1 不同插值方法的比较分析第36-39页
        6.1.2 克里格插值方法中不同模型的比较分析第39-42页
        6.1.3 精度检验第42-44页
    6.2 气候因子与植被盖度相关性分析第44-46页
    6.3 地形与植被盖度相关性分析第46-49页
    6.4 人为因素对植被盖度的干扰分析第49-54页
    6.5 小结第54-57页
7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普氏野马生境预测与分析第57-63页
    7.1 马尔科夫模型的选取第57-58页
    7.2 植被盖度不同区间转移概率的确定第58页
    7.3 马尔科夫模型生境的预测结果与分析第58-61页
    7.4 未来普氏野马生境的分析与预测第61页
    7.5 小结第61-63页
8 结论与讨论第63-65页
    8.1 主要结论第63-64页
        8.1.1 1990-2014年卡山保护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第63页
        8.1.2 降水量、气温空间插值及其1990-2014年时空变化特征第63页
        8.1.3 植被覆盖分布及变化与人类活动、地形的相关性第63-64页
        8.1.4 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保护区普氏野马未来生境的变化第64页
    8.2 问题讨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个人简介第69-71页
导师简介第71-73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植被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多学科方法鉴定海兔神经环路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