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回目名称的维译研究
导师评阅表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三国演义》回目及其特点 | 第10-13页 |
1.4.1《三国演义》回目概述 | 第10-11页 |
1.4.2《三国演义》回目特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三国演义》回目的维译方法和技巧分析 | 第13-20页 |
2.1《三国演义》中回目的维译方法 | 第13-16页 |
2.1.1 直译法 | 第13-14页 |
2.1.2 直译加意译 | 第14-15页 |
2.1.3 音译法 | 第15-16页 |
2.2《三国演义》中回目的翻译技巧 | 第16-20页 |
2.2.1 增译法 | 第16-17页 |
2.2.2 省译法 | 第17-18页 |
2.2.3 替代法 | 第18页 |
2.2.4 调整词序法 | 第18-20页 |
第三章《三国演义》回目主要修辞的维译分析 | 第20-25页 |
3.1 对偶的维译分析 | 第20页 |
3.2 借代的维译分析 | 第20-21页 |
3.3 婉曲的维译分析 | 第21-22页 |
3.4 夸张的维译分析 | 第22-23页 |
3.5 用典的维译分析 | 第23-25页 |
第四章《三国演义》回目维译中的误译分析 | 第25-28页 |
4.1 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译 | 第25-26页 |
4.2 原著内容不理解造成的误译 | 第26-28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附录:《三国演义》回目索引 | 第3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