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阐释 | 第14-23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1 旅游主体研究 | 第14-15页 |
2.1.2 旅游效应研究 | 第15-16页 |
2.1.3 旅游对旅游主体的影响研究 | 第16-18页 |
2.2. 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2.1 旅游与旅游主体 | 第18-19页 |
2.2.2 旅游效应与旅游主体效应 | 第19-20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3.1 通过仪式理论 | 第20-21页 |
2.3.2 精神分析理论 | 第21-23页 |
3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主体效应研究 | 第23-55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23-32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3.1.2 理论抽样 | 第23-26页 |
3.1.3 调研过程 | 第26-30页 |
3.1.4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30-32页 |
3.2 分析过程 | 第32-55页 |
3.2.1 开放性编码:形成概念和类属 | 第32-42页 |
3.2.2 主轴编码:选取主类属 | 第42-51页 |
3.2.3 选择性编码:发现核心类属 | 第51页 |
3.2.4 故事线:整合类属,描述旅游主体效应的发生过程 | 第51-54页 |
3.2.5 研究小结及讨论 | 第54-55页 |
4 旅游主体效应的维度内涵探析 | 第55-77页 |
4.1 认知世界何以拓展 | 第55-60页 |
4.1.1 旅游活动中的认知拓展:从一般认知到具身认知 | 第57-58页 |
4.1.2 影响认知拓展的因素 | 第58-60页 |
4.2 情感世界何以补偿 | 第60-66页 |
4.2.1 旅游活动中的情感替代&补偿:逃离日常生活的琐碎 | 第62-64页 |
4.2.2 影响情感替代&补偿的因素 | 第64-66页 |
4.3 心理世界何以调适 | 第66-71页 |
4.3.1 旅游活动中的心理调适:内心的修行 | 第68-70页 |
4.3.2 影响旅游主体心理调适的因素 | 第70-71页 |
4.4 个体人格何以重塑 | 第71-77页 |
4.4.1 旅游活动中的人格重塑:发生在自我身上的变化 | 第74-75页 |
4.4.2 影响人格重塑的因素 | 第75-77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7-8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5.2 研究不足与建议 | 第78-81页 |
5.2.1 研究不足 | 第78-79页 |
5.2.2 研究建议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后记 | 第99-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