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洛阳市基本建设情况 | 第10-11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7-21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第二节、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一、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二、专家访谈法 | 第18-19页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19页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19-20页 |
五、数理统计法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1-40页 |
第一节 洛阳市 2011-2016 年各项体育事业建设现状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洛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现状 | 第23-31页 |
一、洛阳市公共体育服务财政经费投入均等化现状 | 第23-25页 |
二、洛阳市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经费投入均等化现状 | 第25-26页 |
三、洛阳市公共体育服务体育组织均等化现状 | 第26-27页 |
四、洛阳市公共体育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均等化现状 | 第27-28页 |
五、洛阳市公共体育服务体质监测站经费投入现状 | 第28-29页 |
六、洛阳市公共体育服务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洛阳市城区、县乡居民享受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 第31-36页 |
一、洛阳市城区、县乡居民享受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情况 | 第31页 |
二、洛阳市城区、县乡居民享受公共体育服务健身指导情况 | 第31-32页 |
三、洛阳市城区、县乡居民享受公共体育服务体育组织情况 | 第32-33页 |
四、洛阳市城区、县乡居民享受公共体育服务活动情况 | 第33页 |
五、洛阳市城区、县乡居民享受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宣传情况 | 第33-34页 |
六、洛阳市城区、县乡居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满意度调查现状 | 第34-36页 |
第四节 洛阳市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36-40页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非均等化的根本原因 | 第36页 |
二、公共体育组织管理尚存在不足 | 第36-37页 |
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存在分布不均、利用率低的现象 | 第37页 |
四、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宣传有待加强 | 第37页 |
五、居民的公共体育健身需求得不到足够重视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探索 | 第40-44页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着眼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坚持城区、县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城区、县乡统筹发展 | 第41页 |
第三节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改变重城区轻县乡的财政分配机制 | 第41页 |
第四节 建立符合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 | 第41-42页 |
第五节 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监管与评估机制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4-48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45-47页 |
一、确保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加强和完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 第45-46页 |
二、借助“互联网+体育”创新公共体育服务管理 | 第46页 |
三、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人力资源培训 | 第46页 |
四、结合洛阳实际,着力开展洛阳特色、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 | 第46-47页 |
五、加强体育工作宣传,增强居民体育意识 | 第47页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47-48页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第47页 |
二、研究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Ⅰ 洛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