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小学高年级家庭作业结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0-17页
    (一)问题缘起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理论意义第10-11页
        2.实践意义第11页
    (三)概念界定第11-12页
        1.家庭作业第11页
        2.结构第11-12页
        3.合理性第12页
    (四)文献综述第12-17页
        1.国外对家庭作业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2.国内对家庭作业的相关研究第14-16页
        3.文献述评第16-17页
二、理论基础第17-21页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7页
    (二)多元智能理论第17-18页
    (三)做中学理论第18-19页
    (四)主体教育论第19页
    (五)发生认识论第19-21页
三、小学高年级家庭作业结构现状分析第21-45页
    (一)研究方案第21-23页
        1.研究对象第21页
        2.研究方法第21-22页
        3.研究工具第22页
        4.调查问卷等设计分析及回收情况第22-23页
    (二)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第23-34页
        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第23-24页
        2.作业“学科结构”调查结果分析第24-27页
        3.作业“形式结构”调查结果分析第27-28页
        4.作业“主体结构”调查结果分析第28-30页
        5.学校对作业结构的管理情况调查第30-32页
        6.教师的作业设计水平情况调查第32-34页
    (三)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34-39页
        1.作业布置与课程设置不符,学科结构失衡第34-35页
        2.作业形式单一,实践与艺体作业比例过低第35-36页
        3.作业完成主体一元化,缺少同伴合作第36页
        4.教育管理部门缺乏对作业结构管理的有效引导第36-37页
        5.学校对作业结构管理不重视,学科管理不平等第37-39页
        6.教师作业设计水平偏低,忽略学生需求第39页
    (四)导致作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9-45页
        1.传统的考试评价制度是导致作业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第39-41页
        2.学科本位主义导致学科间缺乏沟通第41-42页
        3.教育管理部门尚未制定系统的家庭作业管理政策第42页
        4.学校尚未建立系统的作业结构管理体系第42页
        5.教师高负荷工作,无暇在作业设计上进行创新第42-43页
        6.教师对作业功能定位偏颇,难以突破传统作业结构模式第43-45页
四、小学高年级家庭作业结构改革的对策与建议第45-54页
    (一)调整作业结构的对策第45-47页
        1.作业学科结构与课程设置结构相对应第45页
        2.丰富作业形式结构,逐步增加实践与艺体作业的比例第45-47页
        3.作业完成主体多元化,适度布置同伴合作型作业第47页
    (二)优化作业结构管理的建议第47-54页
        1.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议第47-50页
        2.对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建议第50-52页
        3.对各学科教师的建议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65页
    附录1 小学生高年级家庭作业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第58-60页
    附录2 小学生高年级家庭作业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第60-62页
    附录3 小学生高年级一周作业情况追踪调查表(学生)第62-64页
    附录4 小学生高年级家庭作业情况访谈提纲(教师)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乡小学第一学段写话教学差异性分析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