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硝基环己烷和己二酸的用途 | 第9-10页 |
1.2 硝基环己烷的生产路线 | 第10-17页 |
1.2.1 气相硝化法 | 第10-11页 |
1.2.2 杂多酸液相硝化法 | 第11-12页 |
1.2.3 六氟磷酸硝催化硝化 | 第12页 |
1.2.4 NHPI催化硝化 | 第12-13页 |
1.2.5 其它硝基烷烃的合成 | 第13-15页 |
1.2.6 硝化体系 | 第15-17页 |
1.3 己二酸的合成路线 | 第17-20页 |
1.3.1 己二酸的工业生产方法 | 第17-18页 |
1.3.2 己二酸合成工艺的改进 | 第18-20页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1.4.1 课题意义 | 第20-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环己烷气相非催化硝化氧化反应研究 | 第22-32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2-27页 |
2.1.1 实验装置 | 第22页 |
2.1.2 原料的物化性质 | 第22-23页 |
2.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3-24页 |
2.1.4 分析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2.1.5 典型实验操作 | 第26-27页 |
2.1.6 产物后处理 | 第27页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2.2.1 进料配比的影响 | 第27-29页 |
2.2.2 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环己烷气相催化硝化氧化反应研究 | 第32-44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3.1.1 反应装置 | 第32页 |
3.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2-33页 |
3.2 催化剂的探索 | 第33-35页 |
3.2.1 固体酸 | 第33页 |
3.2.2 分子筛 | 第33页 |
3.2.3 钒磷氧复合物 | 第33-34页 |
3.2.4 催化效果的评价 | 第34-35页 |
3.3 钒磷氧负载金属催化剂 | 第35-42页 |
3.3.1 M-VPO或M-AlVP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36页 |
3.3.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6-39页 |
3.3.3 M-VPO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性能 | 第39-40页 |
3.3.4 M-AlVPO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性能 | 第40-41页 |
3.3.5 各种VPO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对比 | 第41页 |
3.3.6 温度对Ni-AlVPO复合氧化物催化环己烷硝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 VPO复合氧化物催化反应机理探索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环己烷常压液相硝化氧化反应研究 | 第44-51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4.1.1 实验装置 | 第44页 |
4.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4-45页 |
4.1.3 实验过程 | 第4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4.2.1 物料配比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5.1 结论 | 第51-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