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2.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4-1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四)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 延安时期 | 第16页 |
2. 思想整合 | 第16-17页 |
二、延安时期思想整合的背景 | 第17-25页 |
(一) 中国社会面临内忧外患的国内外矛盾 | 第17-20页 |
1.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第17-18页 |
2. 国内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 | 第18-20页 |
(二) 马克思主义人众化的需要 | 第20-21页 |
(三) 以王明为代表的错误思想的干扰 | 第21-23页 |
1. 盲目遵从共产国际的指示和照搬照抄苏联经验 | 第22-23页 |
2. 缺乏用辨证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 第23页 |
(四) 毛泽东思想逐步发展成熟 | 第23-25页 |
三、《解放日报》:延安时期思想整合的重要载体 | 第25-32页 |
(一)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创刊 | 第25-28页 |
1. 创办的过程及思想 | 第25-27页 |
2. 创办初期是不完全的党报 | 第27-28页 |
(二)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改版与思想整合载体的确立 | 第28-32页 |
1. 改版工作由党中央亲自领导 | 第28页 |
2. 确立全党办报原则 | 第28-29页 |
3. 逐渐转变成一张完全的党报 | 第29页 |
4.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传播机制的确立 | 第29-32页 |
四、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思想整合的开展 | 第32-44页 |
(一) 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 第32-34页 |
1. 多维度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概念界定 | 第32-33页 |
2. 多层次扩大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影响 | 第33-34页 |
3. 多渠道增进毛泽东思想的情感认同 | 第34页 |
(二) 肃清王明的错误思想 | 第34-36页 |
(三) 宣传中共中央抗战时期的大政方针 | 第36-38页 |
1. 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第36-37页 |
2. 揭露国民党的反共宣传 | 第37页 |
3. 宣传大生产运动 | 第37-38页 |
(四) 配合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活动 | 第38-41页 |
1. 干部教育 | 第39页 |
2. 群众教育 | 第39-41页 |
(五) 通过典型宣传树立战时正确价值观 | 第41-44页 |
1. 正面典型的宣传 | 第41-42页 |
2. 反而典型的改造 | 第42-44页 |
五、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思想整合的成效与启示 | 第44-53页 |
(一)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思想整合的历史成效 | 第44-48页 |
1. 促进了全党思想理论的高度统一 | 第44-45页 |
2. 推进了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 | 第45-46页 |
3. 有力地推动了毛泽东思想大众化 | 第46-48页 |
(二)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思想整合的当代启示 | 第48-53页 |
1. 党报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原则 | 第48-49页 |
2. 党的政策要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 第49-50页 |
3. 大力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 | 第50-51页 |
4.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