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计量仪器论文--长度计量仪器论文

基于ARM的大距离超声测距仪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塔机防碰撞技术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 超声测距技术发展现状第12-15页
        1.2.1 常用测距算法第12-14页
        1.2.2 超声测距技术发展现状第14-15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15-18页
2 超声测距试验系统总体设计第18-24页
    2.1 系统要求第18页
    2.2 系统总体设计第18-19页
    2.3 模块说明第19-22页
        2.3.1 超声换能器第19-20页
        2.3.2 超声波发射部分第20页
        2.3.3 超声波接收处理部分第20-21页
        2.3.4 外围功能性电路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4页
3 超声测距算法第24-30页
    3.1 LMSTDE算法第24-26页
        3.1.1 LMSTDE算法测距原理第24-25页
        3.1.2 LMSTDE运算范围第25页
        3.1.3 参考信号选取第25-26页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第26-29页
        3.2.1 离散粒子群算法第26-27页
        3.2.2 离散粒子群算法和LMSTDE的结合第27页
        3.2.3 解决算法过早收敛问题第27-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4 超声测距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30-44页
    4.1 超声换能器第30-31页
    4.2 微控制器及最小系统第31-35页
        4.2.1 微控制器选型第31-32页
        4.2.2 最小工作系统与串口通信电路第32-35页
    4.3 超声波发射部分第35-38页
        4.3.1 关键器件选型第35-36页
        4.3.2 电路原理分析第36-38页
    4.4 超声波接收处理部分第38-40页
        4.4.1 带通滤波电路第38-39页
        4.4.2 放大电路第39-40页
    4.5 外围功能性电路第40-42页
        4.5.1 电源模块第40-41页
        4.5.2 温度采集模块第41-42页
        4.5.3 显示模块第42页
    4.6 本章小结第42-44页
5 超声测距系统软件开发第44-58页
    5.1 软件整体架构第44-45页
    5.2 时钟系统初始化第45-47页
    5.3 超声发送第47-50页
        5.3.1 脉冲参数设置第47-48页
        5.3.2 PWM脉冲的产生原理及参数计算第48-50页
    5.4 信号采集第50-54页
        5.4.1 DMA及ADC功能介绍第50-51页
        5.4.2 回波信号采集第51-53页
        5.4.3 温度采集第53-54页
    5.5 串口通信第54-55页
    5.6 测距算法实现第55-57页
        5.6.1 随机数发生器第55-56页
        5.6.2 FPU硬件及DSP功能第56-57页
    5.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制板调试与实验第58-76页
    6.1 硬件电路的制作第58-59页
        6.1.1 Altium Designer简介第58页
        6.1.2 原理图设计第58-59页
        6.1.3 PCB板设计第59页
    6.2 硬件电路调试第59-71页
        6.2.1 超声驱动第60-63页
        6.2.2 超声回波信号处理第63-70页
        6.2.3 算法参考信号选取第70-71页
    6.3 测距算法对比试验第71-73页
        6.3.1 测距算法精确性实验第71-72页
        6.3.2 测距算法的快速性试验第72-73页
    6.4 超声测距设备性能参数第73-74页
    6.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7 总结展望第76-78页
    7.1 总结第76-77页
    7.2 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 1 PCB板布线图(正)第84-86页
附录 2 PCB板布线图(反)第86-88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六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热弹性点阵结构应力性能多尺度拓扑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