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日本明治时期道德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一章 日本明治时期道德教育的历史背景第15-27页
    第一节 日本古代道德教育第15-19页
        一、日本古代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第15-17页
        二、日本古代的核心道德观第17-19页
    第二节 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影响第19-22页
        一、德川幕府时代末期社会变化第20-21页
        二、武士道教育第21页
        三、幕末社会的反思第21-22页
    第三节 明治维新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影响第22-25页
        一、明治维新第22-24页
        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第24页
        三、社会动荡时期道德教育改革的方向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二章 日本明治时期道德教育发展第27-43页
    第一节 明治初期——修身科的创立第27-34页
        一、《学制》及《教育令》的教育理念第27-30页
        二、修身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第30-33页
        三、“和魂洋才”的教育理念第33-34页
    第二节 明治中期——修身教育体制的确立第34-38页
        一、《教育敕语》的内容及目的第34-36页
        二、《教育敕语》的意义及影响第36-37页
        三、东西道德观的纷争与融合第37-38页
    第三节 明治后期——修身教育体制的巩固与革新第38-42页
        一、日俄战争后的道德教育取向第38-40页
        二、《戊申诏书》的颁布第40页
        三、修身教育方法的改良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日本明治时期道德教育的启示第43-55页
    第一节 建构完善的德育宏观管理体系第44-48页
        一、完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第44-45页
        二、完善道德教育实施体系第45-46页
        三、道德教育的宏观管理需要灵活性第46-48页
    第二节 科学把握德育的价值导向第48-50页
        一、日本明治时期国家主义与立身处世的平衡关系第48-49页
        二、掌握好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平衡第49-50页
        三、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第50页
    第三节 强化德育的民族精神内涵第50-54页
        一、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是日本发展道德教育的原动力第51-52页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提升国民思想境界第52-53页
        三、避免民族精神教育偏狭性的危害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港区议会的社区治理模式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下一篇:佛山专业镇转型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