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香港区议会的社区治理模式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香港区议会的研究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2 香港区议会社区治理的文献综述第13-15页
    1.3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第18-26页
    2.1 核心概念第18-21页
        2.1.1 社区第18-19页
        2.1.2 社区治理第19页
        2.1.3 香港区议会第19-21页
    2.2 基础理论第21-26页
        2.2.1 治理理论第21-23页
        2.2.2 社区治理评价第23-26页
第三章 香港区议会发展历程和现状考察第26-46页
    3.1 回归前香港区议会的发展历程第26-33页
        3.1.1 设想阶段:“杨慕琦计划”第27页
        3.1.2 萌芽阶段:市政局的设立和改革第27-29页
        3.1.3 产生阶段:地方行政改革计划第29-31页
        3.1.4 强化阶段:管理功能扩大第31-32页
        3.1.5 尾声阶段:临时区议会和世纪末的“杀局”第32-33页
    3.2 回归后香港区议会的发展历程第33-37页
        3.2.1 重建香港区议会第33-35页
        3.2.2 强化香港区议会的社区治理功能第35-37页
    3.3 香港区议会的现状考察第37-46页
        3.3.1 区议会的法律基础第37-38页
        3.3.2 区议会的组织架构第38-39页
        3.3.3 区议会的制度体系第39-43页
        3.3.4 区议会的主要功能第43-46页
第四章 香港区议会的社区治理实证及评价——以北区区议会为样本第46-72页
    4.1 社区治理与香港区议会的功能契合第46-47页
    4.2 “社区重点项目”:北区区议会社区治理的实证分析第47-65页
        4.2.1 北区区议会的架构组成与职责范围第47-51页
        4.2.2 “社区重点项目”的背景和概况第51-53页
        4.2.3 “社区重点项目”运作过程第53-65页
    4.3 区议会社区治理的评价第65-72页
        4.3.1 行动一致的治理目标第65-67页
        4.3.2 完善正式的机构和制度第67-68页
        4.3.3 持续的治理过程第68-69页
        4.3.4 多元的治理主体第69-72页
第五章 香港区议会社区治理模式对内地的启示第72-77页
    5.1 香港区议会社区治理模式对内地的借鉴第72-75页
        5.1.1 完善社区治理制度保障第72-73页
        5.1.2 建立新型社区组织架构第73页
        5.1.3 重视民意上传和政令下达第73-74页
        5.1.4 构建社区治理的总格局第74-75页
    5.2 借鉴香港区议会社区治理模式应当注意的问题第75-77页
        5.2.1 防止陷入公众咨询的误区第75页
        5.2.2 避免大量外判服务的弊端第75-76页
        5.2.3 警惕基层组织的政治化和碎片化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件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改革研究
下一篇:日本明治时期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