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弹药、引信、火工品论文--弹药论文--火箭弹(无控火箭弹)论文

单兵火箭云爆弹弹道环境与引信动态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云爆弹及单兵火箭云爆弹简介第9-10页
    1.3 国内外单兵火箭弹引信性能水平和技术现状第10-14页
    1.4 40mm单兵火箭云爆弹引信简介第14页
    1.5 国内外单兵火箭弹引信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14-17页
        1.5.1 火箭弹外弹道射程散布研究现状第14-15页
        1.5.2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仿真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3 火箭弹碰靶过载特性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4 引信输出传爆结构研究现状第17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2 火箭弹外弹道特性研究第19-38页
    2.1 火箭弹外弹道特性第19页
    2.2 火箭弹外弹道质心运动微分方程第19-22页
        2.2.1 外弹道主动段质心运动微分方程第19-22页
        2.2.2 外弹道被动段质心运动微分方程第22页
    2.3 火箭发动机推力曲线拟合第22-27页
        2.3.1 火箭发动机推力曲线特性第22-23页
        2.3.2 1stOpt软件简介第23页
        2.3.3 推力曲线前三阶段拟合第23-24页
        2.3.4 推力曲线第四阶段拟合第24-25页
        2.3.5 结果分析第25-27页
    2.4 火箭弹外弹道质心运动数值仿真第27-31页
        2.4.1 数值模型验证第27-30页
        2.4.2 火箭弹最大射程与最大射程角第30-31页
    2.5 火箭发动机点火时刻对弹道的影响第31-37页
        2.5.1 发动机点火时刻对引信延期解除保险的影响第31-32页
        2.5.2 火箭发动机点火时刻对射程的影响第32-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工作时间影响因素分析第38-54页
    3.1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理论研究第38-39页
    3.2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运行时间简化计算第39-44页
        3.2.1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简化计算法第39-41页
        3.2.2 有惯性加速度情况下钟表机构作用时间估算第41-42页
        3.2.3 无齿轮啮合段对钟表机构工作时间的影响第42-44页
    3.3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运行时间虚拟样机仿真研究第44-47页
        3.3.1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模型的建立与导入第44-45页
        3.3.2 仿真步长的设置第45页
        3.3.3 无惯性加速度情况下仿真结果及其分析第45-46页
        3.3.4 有惯性加速度情况下仿真结果及其分析第46-47页
    3.4 有惯性加速情况下不同因素对钟表机构工作时间影响的仿真研究第47-52页
        3.4.1 平衡摆转动惯量对钟表机构工作时间的影响第48-49页
        3.4.2 扭簧扭矩对钟表机构工作时间的影响第49-51页
        3.4.3 摩擦系数对钟表机构工作时间的影响第51-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4 弹丸碰靶过载分布特性仿真研究第54-70页
    4.1 螺纹连接与螺纹简化研究第54-64页
        4.1.1 引言第54页
        4.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简化第54-55页
        4.1.3 材料参数及仿真参数设置第55-56页
        4.1.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6-64页
        4.1.5 仿真结果总结第64页
    4.2 弹丸不同部位碰靶过载分布特性仿真研究第64-69页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简化第64-65页
        4.2.3 材料参数及仿真参数设置第65-66页
        4.2.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6-69页
    4.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5 引信传爆输出结构优化问题仿真研究第70-83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冲击起爆及爆轰传播第70-71页
    5.3 传爆管结构优化方案分析第71-74页
        5.3.1 不同长度的平底传爆管结构第71-73页
        5.3.2 有聚能凹槽的传爆管结构第73-74页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74-77页
    5.5 仿真结果试验验证第77-82页
        5.5.1 钢凹试验简介第77-78页
        5.5.2 试验分组和试验装置第78-79页
        5.5.3 试验结果分析第79-80页
        5.5.4 数值仿真对比第80-82页
    5.6 本章小结第82-83页
6 结束语第83-87页
    6.1 工作总结第83页
    6.2 研究结论第83-86页
    6.3 本文创新点第86页
    6.4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附录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领域特征的列控系统车载ATP软件建模方法研究
下一篇:某装填机械手关键机构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