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文化贸易的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文化贸易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2-14页 |
2.1.1 文化贸易的概念 | 第12-13页 |
2.1.2 文化贸易的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2 中韩文化贸易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2.2.1 有关中国文化贸易的研究 | 第14-15页 |
2.2.2 有关韩国文化贸易的研究 | 第15页 |
2.2.3 中韩两国文化贸易关系的研究 | 第15-16页 |
2.3 文献评价 | 第16-17页 |
3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概况 | 第17-22页 |
3.1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水平 | 第17-19页 |
3.2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3.2.1 文化贸易增速快,文化产业GDP占比小 | 第19页 |
3.2.2 文化硬实力强,文化软实力弱 | 第19-20页 |
3.2.3 文化贸易在世界文化市场占比小 | 第20页 |
3.2.4 文化产品出口地集中 | 第20-2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4 中韩文化贸易发展比较 | 第22-40页 |
4.1 贸易规模发展比较 | 第22-23页 |
4.1.1 从规模上看,相对规模韩国较强 | 第22页 |
4.1.2 从增速上看,两国发展不相上下 | 第22-23页 |
4.1.3 比较结论 | 第23页 |
4.2 文化产品结构比较 | 第23-32页 |
4.2.1 在图书贸易上,两国发展相近 | 第24-26页 |
4.2.2 在影视贸易上,韩国领先中国 | 第26-28页 |
4.2.3 在音像贸易上,韩国远超中国 | 第28-29页 |
4.2.4 在游戏贸易上,中国逐渐追上韩国 | 第29-30页 |
4.2.5 在动漫贸易上,韩国更具核心竞争力 | 第30-32页 |
4.2.6 比较结论 | 第32页 |
4.3 产业政策比较 | 第32-35页 |
4.3.1 在战略地位上,韩国远高于中国 | 第32页 |
4.3.2 在政策支持上,韩国政策更加完善 | 第32-33页 |
4.3.3 在贸易措施上,韩国体系性更强 | 第33-34页 |
4.3.4 在组织管理体制上,韩国组织更为完善 | 第34页 |
4.3.5 在人才培养机制上,韩国培养方式更具多样性 | 第34-35页 |
4.3.6 比较结论 | 第35页 |
4.4 文化贸易竞争力比较 | 第35-38页 |
4.4.1 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分析 | 第36页 |
4.4.2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 第36-37页 |
4.4.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第37-38页 |
4.4.4 比较结论 | 第38页 |
4.5 韩国文化贸易发展经验借鉴 | 第38-40页 |
4.5.1 完善文化产业法律规范与管理机构 | 第38-39页 |
4.5.2 多层面培养文化人才 | 第39页 |
4.5.3 构建资金支持机制 | 第39-40页 |
5 制约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40-44页 |
5.1 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完全 | 第40-41页 |
5.1.1 文化的产业意识有待强化 | 第40页 |
5.1.2 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不足 | 第40-41页 |
5.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第41-42页 |
5.2.1 文化贸易政策不够细化 | 第41页 |
5.2.2 文化产业的法律规范不够完善 | 第41页 |
5.2.3 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落后 | 第41页 |
5.2.4 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 第41-42页 |
5.3 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 第42-43页 |
5.3.1 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 | 第42页 |
5.3.2 缺乏引领海外文化市场的品牌 | 第42页 |
5.3.3 前期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 | 第42-43页 |
5.4 高质量文化人才欠缺 | 第43页 |
5.4.1 缺少专业文化人才教育机构 | 第43页 |
5.4.2 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不够 | 第4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促进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 | 第44-51页 |
6.1 树立正确的文化产业意识 | 第44-45页 |
6.1.1 重视我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 第44-45页 |
6.1.2 重视文化产品的创新 | 第45页 |
6.2 加强政府对文化贸易的宏观调控力度 | 第45-47页 |
6.2.1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 第45-46页 |
6.2.2 强化法律规范作用 | 第46页 |
6.2.3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 第46-47页 |
6.2.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第47页 |
6.3 强化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第47-49页 |
6.3.1 通过市场整合加强出口企业竞争力 | 第48页 |
6.3.2 塑造强势的文化产品品牌 | 第48-49页 |
6.3.3 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推动本国文化的渗透 | 第49页 |
6.4 培养和引进专业性人才 | 第49-50页 |
6.4.1 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培训机制 | 第49-50页 |
6.4.2 引进国际性人才 | 第5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7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