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各种类型锅炉论文--燃煤锅炉论文

应用于煤粉锅炉柔和燃烧技术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2 低NO_x燃烧技术种类第15-18页
        1.2.1 低过量空气系数运行第16页
        1.2.2 燃料分级燃烧技术第16页
        1.2.3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第16-17页
        1.2.4 烟气再循环技术第17页
        1.2.5 浓淡偏差燃烧技术第17-18页
    1.3 柔和燃烧技术简介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8-2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第25-27页
        1.4.1 研究内容第25页
        1.4.2 预期目标第25-27页
第二章 试验与测量系统第27-39页
    2.1 试验煤粉特性第27-32页
        2.1.1 煤粉粒径分布第27-28页
        2.1.2 元素分析第28-29页
        2.1.3 工业分析第29页
        2.1.4 灰熔点第29-30页
        2.1.5 理论空气量第30-31页
        2.1.6 理论烟气量第31-32页
        2.1.7 燃烧效率计算方法第32页
    2.2 试验台第32-37页
        2.2.1 输煤装置第32-34页
        2.2.2 燃烧器及试验锅炉第34-36页
        2.2.3 测量方法第36-37页
    2.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柔和燃烧数值模拟方法第39-45页
    3.1 模型描述第39-41页
    3.2 模拟方法验证第41-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柔和燃烧试验与模拟分析第45-85页
    4.1 三次风位置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第46-55页
        4.1.1 模拟结果分析第47-50页
        4.1.2 温度特性第50-51页
        4.1.3 CO/NO_x排放第51-55页
    4.2 配气比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第55-62页
        4.2.1 模拟结果分析第55-57页
        4.2.2 温度特性第57-58页
        4.2.3 CO/NO_x排放第58-62页
    4.3 过量空气系数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第62-66页
        4.3.1 模拟结果分析第62-63页
        4.3.2 温度特性第63-64页
        4.3.3 CO/NO_x排放第64-66页
    4.4 热负荷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第66-68页
        4.4.1 温度特性第67页
        4.4.2 CO/NO_x排放第67-68页
    4.5 弱旋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第68-72页
        4.5.1 温度特性第69-70页
        4.5.2 CO/NO_x排放第70-72页
    4.6 天然气对煤粉锅炉柔和燃烧试验第72-73页
        4.6.1 温度特性第72页
        4.6.2 CO/NO_x排放第72-73页
    4.7 天然气柔和燃烧试验第73-83页
        4.7.1 燃烧器和试验手段第73-74页
        4.7.2 数值计算第74-78页
        4.7.3 试验结果第78-82页
            4.7.3.1 炉膛燃烧形态第78-79页
            4.7.3.2 炉膛出口温度第79-80页
            4.7.3.3 NO_x和CO排放第80-82页
        4.7.4 结论第82-83页
    4.8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5.1 结论第85-86页
    5.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4页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控制策略及排放特性研究
下一篇:错列间断微通道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