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供电论文--供电系统论文

电气化铁路新型电缆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4页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及可靠性第14-22页
    2.1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及其特点第14-15页
        2.1.1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结构第14页
        2.1.2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2.2 电气化铁路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结构第15-18页
        2.2.1 中心变电所结构第16-17页
        2.2.2 沿线电力电缆敷设第17-18页
        2.2.3 沿线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结构第18页
        2.2.4 电缆末端电压补偿第18页
    2.3 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第18-20页
    2.4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指标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新型电缆供电系统中心变电所主接线可靠性分析第22-46页
    3.1 可维修系统可靠性GO法分析第22-28页
        3.1.1 相关操作符的计算公式第22-26页
        3.1.2 可维修系统的GO法停工相关性分析第26-27页
        3.1.3 共有信号的精确处理第27页
        3.1.4 等效故障率和故障重要度第27-28页
    3.2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中心变电所主接线可靠性GO法分析第28-43页
        3.2.1 第一种中心变电所主接线可靠性分析第28-36页
            3.2.1.1 第一种中心变电所主接线可靠性建模第28-32页
            3.2.1.2 第一种中心变电所可靠性分析第32-36页
        3.2.2 第二种中心变电所主接线可靠性分析第36-43页
            3.2.2.1 第二种中心变电所主接线可靠性建模第36-39页
            3.2.2.2 第二种中心变电所可靠性分析第39-43页
    3.3 中心变电所可靠性提高措施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第46-62页
    4.1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电缆可靠性分析第46-53页
        4.1.1 影响电缆可靠性因素第46-47页
        4.1.2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电缆可靠性实例计算第47-53页
            4.1.2.1 无备用情况下电缆可靠性计算第48-50页
            4.1.2.2 50%备用情况下电缆可靠性计算第50-52页
            4.1.2.3 100%备用情况下电缆可靠性计算第52-53页
    4.2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可靠性分析第53-58页
        4.2.1 沿线牵引变电所可靠性分析第53-57页
        4.2.2 接触网可靠性分析第57-58页
    4.3 系统可靠性的分析第58-60页
    4.4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提高措施第60-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分配第62-70页
    5.1 可靠性分配的目的第62页
    5.2 可靠性分配的原则第62-63页
    5.3 可靠性分配方法第63-65页
    5.4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进行分配第65-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轴载荷下橡胶球铰的疲劳优化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地震作用下场地—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