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微观结构及热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沥青发泡条件研究 | 第12-14页 |
1.2.2 沥青及沥青胶浆流变特性研究 | 第14-17页 |
1.2.3 沥青与矿粉的交互作用及微观结构研究 | 第17-18页 |
1.2.4 沥青及沥青胶浆热特性研究 | 第18-19页 |
1.2.5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沥青发泡条件研究 | 第22-32页 |
2.1 试验概述 | 第22-26页 |
2.1.1 原材料 | 第22页 |
2.1.2 沥青发泡设备及工艺参数 | 第22-24页 |
2.1.3 泡沫沥青评价指标 | 第24-25页 |
2.1.4 泡沫沥青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2.2.1 试验结果 | 第26-28页 |
2.2.2 沥青温度对发泡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3 发泡用水量对发泡效果的影响 | 第29页 |
2.2.4 最佳发泡条件确定 | 第29-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泡沫沥青胶浆流变特性研究 | 第32-59页 |
3.1 概述 | 第32-37页 |
3.1.1 原材料 | 第33页 |
3.1.2 试验设备及工艺参数 | 第33-35页 |
3.1.3 沥青胶浆的制备 | 第35-37页 |
3.2 泡沫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研究 | 第37-50页 |
3.2.1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3.2.2 温度扫描试验 | 第38-44页 |
3.2.3 时温等效原理 | 第44-45页 |
3.2.4 频率扫描试验 | 第45-48页 |
3.2.5 van Gurp-Palmen图 | 第48-49页 |
3.2.6 主曲线 | 第49-50页 |
3.3 泡沫沥青胶浆低温性能研究 | 第50-55页 |
3.3.1 试验方法 | 第50-51页 |
3.3.2 粉胶比对泡沫沥青胶浆低温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3 温度对泡沫沥青胶浆低温性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3.4 PG连续分级温度 | 第55-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泡沫沥青与矿粉的交互作用及微观结构研究 | 第59-74页 |
4.1 交互作用与微观结构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59页 |
4.2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 第59-62页 |
4.2.1 试验设备 | 第59-60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60-62页 |
4.3 交互作用能力评价 | 第62-63页 |
4.3.1 黏附性等级系数 | 第62-63页 |
4.3.2 沥青胶浆交互作用能力评价指标 | 第63页 |
4.4 交互作用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68页 |
4.4.1 粉胶比对沥青-矿料交互作用能力的影响 | 第63-66页 |
4.4.2 温度对沥青-矿料交互作用能力的影响 | 第66-68页 |
4.5 微观结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8-73页 |
4.5.1 定性分析 | 第68-71页 |
4.5.2 定量分析 | 第71-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泡沫沥青胶浆热特性研究 | 第74-87页 |
5.1 基本原理 | 第74-76页 |
5.1.1 差示扫描量热法 | 第74-75页 |
5.1.2 热重法 | 第75-76页 |
5.2 试验设备 | 第76-77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77-79页 |
5.3.1 试样制备 | 第77-78页 |
5.3.2 DSC试验 | 第78页 |
5.3.3 TG试验 | 第78-79页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9-86页 |
5.4.1 热流量 | 第79-83页 |
5.4.2 玻璃化转变 | 第83-84页 |
5.4.3 热稳定性 | 第84-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结论 | 第87-88页 |
6.2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