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内蒙古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1.3.1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概况第11-13页
        1.3.3 简单述评第13-14页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4-16页
        1.4.1 相关概念第14-15页
        1.4.2 研究依据第15-16页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5.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5.2 研究方法第17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内蒙古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结构及现状分析第18-24页
    2.1 内蒙古农村金融体系结构第18页
    2.2 内蒙古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现状第18-24页
        2.2.1 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发展现状第18-22页
        2.2.2 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发展现状第22-24页
第三章 内蒙古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4-28页
    3.1 内蒙古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问题第24-25页
        3.1.1 金融体系服务功能不健全第24页
        3.1.2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应急配套设施不完整第24页
        3.1.3 农村贷款利率偏高,利息负担较重第24-25页
        3.1.4 非正规性金融服务活跃但问题突出第25页
        3.1.5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第25页
        3.1.6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不健全,难以融合农业信贷资金第25页
    3.2 原因分析第25-28页
        3.2.1 农村金融环境不宽松第25-26页
        3.2.2 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缺陷第26页
        3.2.3 农业投资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滞后第26-27页
        3.2.4 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法制环境等因素造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落后第27页
        3.2.5 国家扶持和优惠政策不到位第27-28页
第四章 国内其它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先进经验与启示第28-33页
    4.1 成都市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创新方式第28-29页
        4.1.1 创新方式第28-29页
        4.1.2 主要经验和启示第29页
    4.2 新余市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创新方式第29-30页
        4.2.1 创新方式第29-30页
        4.2.2 主要经验和启示第30页
    4.3 福建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创新方式第30-32页
        4.3.1 创新方式第30-31页
        4.3.2 主要经验和启示第31-32页
    4.4 共性总结第32-33页
第五章 推进内蒙古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建议第33-40页
    5.1 政策方面的建议第33-37页
        5.1.1 以政策性金融为指导,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第33-35页
        5.1.2 创新金融监管模式,构建良好金融监管环境第35-36页
        5.1.3 建立金融服务法律保障,推进农村法律环境建设第36页
        5.1.4 深化农村“三权”改革,推进“三权”抵押贷款第36-37页
    5.2 对金融机构的建议第37-40页
        5.2.1 创新涉农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农村能力第37-38页
        5.2.2 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第38-39页
        5.2.3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实现涉农贷款业务效能提升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作者简介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利益输送视角的“高送转”现象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下一篇:中国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策略研究--以A分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