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利益输送视角的“高送转”现象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1.2.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第12-14页
    1.4 本文的可能创新第14-15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15-19页
    2.1 股票股利及股票拆分相关研究第15-16页
        2.1.1 信号传递理论第15页
        2.1.2 流动性理论第15-16页
        2.1.3 迎合理论第16页
    2.2 “高送转”现象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2.2.1 “高送转”现象的行为动机研究第16-17页
        2.2.2 “高送转”现象的市场反应研究第17页
        2.2.3 不同类型投资者对“高送转”事件的反应研究第17页
    2.3 相关理论和文献评述第17-19页
第三章 制度背景、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第19-27页
    3.1 制度背景第19-24页
        3.1.1 相关概念界定和有关规定第19-22页
        3.1.2 我国股票市场“高送转”现状第22-24页
    3.2 理论分析第24-27页
        3.2.1 “高送转”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第25页
        3.2.2 “高送转”对大股东和管理者利益的影响第25-27页
第四章 数据和方法第27-33页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27页
    4.2 方法第27-33页
        4.2.1 变量定义第27-29页
        4.2.2 模型构建第29-33页
第五章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第33-44页
    5.1 BHAR模型第33-36页
        5.1.1 “高送转”样本的实证结果第33-35页
        5.1.2 “高转股”样本的实证结果第35-36页
    5.2 logit模型第36-43页
        5.2.1 描述性分析第36-37页
        5.2.2 相关性分析第37-43页
    5.3 稳健性检验第43-44页
第六章 案例分析——以海润光伏为例第44-49页
    6.1 海润光伏简介第44页
    6.2 “高送转”事件回顾第44-45页
    6.3 “高送转”背后的利益输送第45-47页
        6.3.1 投资者收益变动第45-46页
        6.3.2 借力定向增发第46页
        6.3.3 大股东、高管择机减持第46-47页
    6.4 “高送转”后企业的情况第47-48页
    6.5 案例启示第48-49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7.1 研究结论第49-50页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审批转型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