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经验预估法 | 第10-11页 |
1.2.2 理论分析和模型预测法 | 第11-12页 |
1.2.3 数值仿真法 | 第12-13页 |
1.2.4 模型试验法 | 第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节 | 第14-15页 |
第2章 杭州地区常用支护形式和基坑变形研究 | 第15-25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基坑工程的特点 | 第15-16页 |
2.3 杭州地区常用基坑支护形式 | 第16-19页 |
2.4 基坑变形研究和计算 | 第19-24页 |
2.4.1 围护墙体变形 | 第19-21页 |
2.4.2 坑底隆起变形 | 第21-22页 |
2.4.3 墙后地表沉降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3章 杭州市某深基坑变形规律现场实测研究 | 第25-44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5-31页 |
3.1.1 工程概况及场地条件 | 第25-26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6-31页 |
3.2 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验算 | 第31-37页 |
3.3 基坑监测目的、内容及数据整理分析 | 第37-42页 |
3.3.1 基坑监测目的 | 第37页 |
3.3.2 基坑监测内容 | 第37-39页 |
3.3.3 基坑监测数据整理分析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2-44页 |
第4章 杭州市某深基坑三维数值模拟数据分析 | 第44-64页 |
4.1 MIDAS/GTX NX概述 | 第44-47页 |
4.1.1 MIDAS/GTS NX软件介绍 | 第44页 |
4.1.2 MIDAS/GTS NX的基本原理 | 第44-46页 |
4.1.3 MIDAS/GTS NX的建模步骤 | 第46页 |
4.1.4 MIDAS/GTS NX包含的材料本构模型 | 第46-47页 |
4.2 杭州市某深基坑三维建模 | 第47-51页 |
4.2.1 模型假定 | 第47-48页 |
4.2.2 基坑模型尺寸和参数确定 | 第48-49页 |
4.2.3 模型建立 | 第49-51页 |
4.3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1-60页 |
4.3.1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模拟值分析 | 第51-56页 |
4.3.2 围护桩水平位移模拟值分析 | 第56-58页 |
4.3.3 围护桩竖向位移模拟值分析 | 第58-59页 |
4.3.4 支撑轴力模拟值分析 | 第59-60页 |
4.4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60页 |
4.5 数据差异性分析 | 第60-62页 |
4.5.1 计算结果比较 | 第60页 |
4.5.2 计算结果差异分析 | 第60-62页 |
4.6 土体参数对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分析 | 第62-63页 |
4.6.1 粘聚力对桩顶水平位移的影响 | 第62页 |
4.6.2 内摩擦角对桩顶水平位移的影响 | 第62-63页 |
4.7 本章小节 | 第63-64页 |
第5章 参数优化 | 第64-67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设计参数对围护结构变形影响及优化 | 第64-66页 |
5.2.1 钻孔灌注桩桩长的影响及优化 | 第64-65页 |
5.2.2 钻孔灌注桩桩间距的影响及优化 | 第65-66页 |
5.3 围护结构变形控制措施 | 第66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66-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