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论文

超声速多状态变循环推进系统综合建模与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引言第13-15页
    1.2 超声速进气道/变循环发动机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变循环发动机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超声速进气道与变循环发动机匹配简介第17-18页
        1.2.3 进气总压畸变简介第18页
        1.2.4 国内变循环研究简况第18页
    1.3 论文内容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超声速变循环推进系统数学模型第20-37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超声速变循环推进系统结构图第20-21页
    2.3 进气道与变循环发动机匹配分析第21-23页
        2.3.1 进气道内流特性第21-22页
        2.3.2 进气道外流特性第22-23页
        2.3.3 进气道与变循环发动机流量匹配第23页
    2.4 变循环发动机部件级模型第23-36页
        2.4.1 部件模型第24-32页
        2.4.2 稳态和动态计算第32-34页
        2.4.3 设计点计算第34-35页
        2.4.4 溢流阻力和安装推力计算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超声速进气道变循环发动机匹配性能研究第37-51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单一几何部件调节研究第37-41页
        3.2.1 θ_F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38页
        3.2.2 θ_(CDFS)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38-39页
        3.2.3 θ_C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39页
        3.2.4 θ_(HT)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39页
        3.2.5 A_(225)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39-40页
        3.2.6 A_(63)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40页
        3.2.7 A_8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40-41页
    3.3 组合几何部件调节研究第41-49页
        3.3.1 固定组合调节对发动机风扇进口流量影响第41-42页
        3.3.2 不同调节组合对发动机风扇进口流量影响第42-43页
        3.3.3 保持前段风扇进气流量几何调节第43-47页
        3.3.4 前段风扇进气流量调节规律研究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进气总压畸变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研究第51-65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进气总压畸变原理研究第51-53页
        4.2.1 畸变的分类第51页
        4.2.2 进气总压畸变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第51-52页
        4.2.3 进气总压畸变条件下前段风扇稳定性损失机理第52-53页
        4.2.4 进气总压畸变的衰减第53页
    4.3 稳定裕度损失、畸变度定义第53-56页
        4.3.1 稳定裕度损失的定义与计算第53-54页
        4.3.2 进气总压畸变度定义第54-55页
        4.3.3 进气总压畸变模型建立第55-56页
    4.4 进气总压畸变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56-62页
        4.4.1 θ_d=15%时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56-58页
        4.4.2 进气总压畸变在不同飞行条件切换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58-60页
        4.4.3 进气总压畸变在不同转速下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第60-62页
    4.5 改善进气总压畸变状态下稳定裕度第62-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变循环发动机控制规律研究第65-80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相似理论自适应PI控制第65-69页
        5.2.1 发动机相似工作法则第65-66页
        5.2.2 自适应PI控制原理第66-67页
        5.2.3 PI参数整定第67-68页
        5.2.4 基于自适应PI控制的发动机加速性能第68-69页
    5.3 专家PID和抗积分饱和PID算法第69-73页
        5.3.1 专家PID算法简介第69-71页
        5.3.2 增量式PID算法抗饱和简介第71页
        5.3.3 专家PID控制发动机加速性能第71-73页
    5.4 单外涵模式全包线调节计划第73-76页
        5.4.1 调节计划第73-75页
        5.4.2 闭环控制切换加力模式第75-76页
    5.5 变循环发动机模式切换第76-78页
        5.5.1 变循环发动机双外涵切换为单外涵模式第76-77页
        5.5.2 变循环发动机单外涵切换为双外涵模式第77-78页
    5.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80页
    6.2 本文工作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8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型涡轮发动机远程台架试车系统开发
下一篇:高负荷压气机低速模拟压气机气动设计和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