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关于路面不平整引起的动荷载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关于路面动态响应分析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14-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ABAQUS中无限元基本理论 | 第17-28页 |
2.1 ABAQUS中无限单元的基本理论 | 第17-22页 |
2.1.1 静力分析无限元理论 | 第17-18页 |
2.1.2 动力分析无限元理论 | 第18-22页 |
2.1.3 ABAQUS中无限单元的定义 | 第22页 |
2.2 有限单元-无限单元耦合模型合理性验证 | 第22-27页 |
2.2.1 耦合模型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比较 | 第23-25页 |
2.2.2 不同尺寸的有限单元模型与耦合模型对比分析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沥青路面有限单元-无限单元耦合模型建立 | 第28-38页 |
3.1 路面结构及材料参数 | 第28页 |
3.2 不平整路面上的行车荷载分析 | 第28-33页 |
3.2.1 描述路面不平整的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3.2.2 车辆振动简化模型 | 第29-30页 |
3.2.3 不平整路面上车辆动荷载求解 | 第30-33页 |
3.3 有限单元-无限单元耦合模型参数 | 第33-37页 |
3.3.1 轮胎与路面接触压力 | 第33页 |
3.3.2 轮印尺寸确定 | 第33-34页 |
3.3.3 移动荷载施加 | 第34-36页 |
3.3.4 模型尺寸与单元类型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考虑路面不平整时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第38-48页 |
4.1 力学响应提取指标及位置 | 第38页 |
4.2 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第38-42页 |
4.2.1 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时程变化 | 第38-40页 |
4.2.2 各力学响应在平面上的分布特性 | 第40-42页 |
4.3 水平荷载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 | 第42-46页 |
4.3.1 考虑不同水平荷载时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时程变化 | 第42-44页 |
4.3.2 考虑水平荷载时剪应力的竖向分布 | 第44-45页 |
4.3.3 考虑水平荷载时面层纵向拉应变的分布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基于结构层预估性能的路基-路面协调设计 | 第48-61页 |
5.1 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 第48-50页 |
5.2 路基路面结构性能预估模型 | 第50-54页 |
5.2.1 沥青面层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 第50页 |
5.2.2 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 第50-52页 |
5.2.3 土基永久变形预估模型 | 第52页 |
5.2.4 温度调整系数 | 第52-54页 |
5.3 路基性能对路基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4-58页 |
5.3.1 路基性能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4-56页 |
5.3.2 路基性能对柔性基层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5.4 路基-路面协调设计 | 第58-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