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电机内的传热 | 第16-19页 |
1.3.1 电机温升计算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发电特性研究 | 第21-38页 |
2.1 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介绍 | 第21-22页 |
2.2 基于ANSYS的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的场路耦合模型 | 第22-24页 |
2.3 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的发电方式介绍 | 第24-26页 |
2.4 三相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的基本特性研究 | 第26-30页 |
2.4.1 双凸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 | 第26-27页 |
2.4.2 双凸极发电机的短路特性 | 第27-28页 |
2.4.3 双凸极发电机的电枢反应 | 第28-30页 |
2.5 双凸极发电机的发电特性 | 第30-32页 |
2.5.1 励磁电流对电机输出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5.2 转速对电机输出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2.6 电机的最大功率输出情况 | 第32-33页 |
2.7 电机的损耗分析 | 第33-37页 |
2.8 本章小节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自冷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稳态温度场仿真分析 | 第38-51页 |
3.1 双凸极电机三维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3.1.1 定子绕组模型的等效 | 第39页 |
3.1.2 稳态温度场的边界条件 | 第39-41页 |
3.2 温度场热参数的计算 | 第41-45页 |
3.2.1 热导率的计算 | 第41-42页 |
3.2.2 膜系数的计算 | 第42-43页 |
3.2.3 气隙的处理 | 第43-45页 |
3.3 热源的求取 | 第45-46页 |
3.3.1 主要损耗 | 第45-46页 |
3.3.2 其他损耗 | 第46页 |
3.4 额定状态下的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3.4.1 额定发电状态下的稳态温度场仿真结果 | 第47-50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基于电磁-热耦合的双凸极发电机最大功率分析 | 第51-64页 |
4.1 发电机的恒压调节 | 第51-56页 |
4.1.1 发电机的恒压调节规律研究 | 第52-56页 |
4.2 温度限制对电机输出功率的具体影响 | 第56-61页 |
4.2.1 考虑温升限制时的电机输出功率 | 第56-57页 |
4.2.2 变转速下的电机优化运行分析 | 第57-60页 |
4.2.3 损耗对电机温度场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相关因素敏感性分析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双凸极电机实验验证与研究 | 第64-76页 |
5.1 自冷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发电特性验证 | 第64-68页 |
5.1.1 空载特性的验证 | 第65-66页 |
5.1.2 负载特性的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66-68页 |
5.2 自冷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瞬态温度场研究及温升实验 | 第68-74页 |
5.2.1 电磁场与温度场的实时耦合 | 第69-71页 |
5.2.3 额定状态下的温升实验对比验证与分析 | 第71-73页 |
5.2.4 变转速下的稳态温升实验与研究 | 第73-74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