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谈纳西族绘画发展历程中的质变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论第7-8页
    一、该论题研究的现状和背景第7页
    二、该论题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7-8页
    三、该论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8页
一、纳西族绘画质变现象的概述第8-14页
    (一)质变的历史成因第8-10页
        1、一体多元的民族格局第8-9页
        2、自主兼容的文化语境第9-10页
    (二)质变的主要方面第10-13页
        1、题材和主题第10-11页
        2、创作主体和物质媒介第11-12页
        3、表现技法和风格特征第12-13页
    (三)阶段性的质变规律第13-14页
二、质变的基因:字画同源中的审美异趣第14-20页
    (一)依托于东巴教产生第15-16页
    (二)原始宗教绘画特征第16-20页
        1、象形写意的风格第16-17页
        2、符号图像的运用第17-18页
        3、严格的制作程式和分类系统第18-20页
三、第一阶段:滥觞期的卷轴画《神路图》第20-26页
    (一)外来文化的倾入第20-21页
    (二)《神路图》的构成因素第21-25页
        1、主要内容第21-23页
        2、表现形式第23-25页
    (三)《神路图》的教化功能和审美内涵第25-26页
四、第二阶段:鼎盛期的白沙壁画第26-32页
    (一)兼收并蓄的文化背景第26-28页
        1、社会结构改组第26页
        2、木氏的文化策略第26-27页
        3、民间的接纳承袭第27-28页
    (二)白沙壁画本体研究第28-32页
        1、创作主体第28页
        2、主要内容第28-30页
        3、创作原则和方法第30-32页
    (三)白沙壁画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第32页
五、第三阶段:分野期的传统和现当代绘画第32-38页
    (一)继往开来的创作现状第32-33页
    (二)处于困境中的传统东巴绘画第33-34页
    (三)挣脱传统脐带的“现代东巴画”第34-38页
        1、创作群体第34-35页
        2、内容和风格第35-37页
        3、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第37-38页
结论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女画家风景油画艺术研究--以曹悦和亚丽的作品为例
下一篇:学前教育中专院校素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