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女画家风景油画艺术研究--以曹悦和亚丽的作品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6-11页 |
一、选题的来源 | 第6-7页 |
二、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第7-9页 |
三、选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 | 第9页 |
四、本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一、云南油画风景源头梳理 | 第11-15页 |
(一)留学东洋的情愫 | 第11-12页 |
(二)来自欧洲的回音 | 第12-13页 |
(三)源自本土的文脉 | 第13-15页 |
二、曹悦和亚丽油画风景的风格取向研究 | 第15-23页 |
(一)用笔风格的分析 | 第15-17页 |
(二)线条形式的分析 | 第17-18页 |
(三)构成方式的分析 | 第18-20页 |
(四)色彩形式的分析 | 第20-21页 |
(五)空间形式的分析 | 第21-23页 |
三、云南现代风景油画的审美取向 | 第23-30页 |
(一)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写实主义 | 第23-25页 |
(二)“新时期”以后的美术和写实主义 | 第25-27页 |
(三)油画发展初期的写意绘画 | 第27-28页 |
(四)“新时期”艺术与意象绘画 | 第28-30页 |
四、女性风景油画艺术所显露出来的艺术特质 | 第30-35页 |
(一)对美好景致的向往 | 第30-31页 |
(二)自我关怀的写照 | 第31-33页 |
(三)观看法则的确立 | 第33-34页 |
(四)对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元素提炼与运用 | 第34-35页 |
五、云南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女画家的创作状态 | 第35-40页 |
(一)迅速转型的时代背景 | 第36-37页 |
(二)科班出身.可塑性强 | 第37-38页 |
(三)后现代艺术的影响 | 第38-39页 |
(四)对后学者的启示及历史意义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