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木本论文

中宁枸杞地理指纹信息及鉴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8页
    1.1 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发展现状第12页
    1.2 中宁枸杞种植和发展现状第12-13页
    1.3 地理标志产品鉴别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第13-16页
        1.3.1 矿质元素指纹分析在地理标志产品鉴别中的应用第13-14页
        1.3.2 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在地理标志产品鉴别中的应用第14-15页
        1.3.3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地理标志产品鉴别中的应用第15页
        1.3.4 其他检测技术在地理标志产品鉴别中的应用第15-16页
    1.4 小结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8页
        1.5.1 研究内容第17页
        1.5.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中宁枸杞矿质元素指纹信息及鉴别分析第18-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2.1.1 仪器与试剂第18页
        2.1.2 试验材料第18页
        2.1.3 试验方法第18-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27页
        2.2.1 不同地域来源枸杞矿质元素指纹差异比较第22页
        2.2.2 不同地域来源枸杞矿质元素主成分分析第22-23页
        2.2.3 矿质元素指纹对中宁枸杞的鉴别分析第23-24页
        2.2.4 品种对枸杞矿质元素指纹的影响第24-25页
        2.2.5 枸杞与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第25-26页
        2.2.6 不同采摘期中宁枸杞矿质元素指纹比较分析第26-27页
    2.3 讨论第27-28页
    2.4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中宁枸杞稳定同位素指纹信息及鉴别分析第29-3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3.1.1 仪器与试剂第29页
        3.1.2 试验材料第29页
        3.1.3 试验方法第29-3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3.2.1 不同地域来源枸杞稳定同位素指纹差异比较第31-32页
        3.2.2 稳定同位素指纹对中宁枸杞的鉴别分析第32-33页
        3.2.3 品种对枸杞稳定同位素指纹的影响第33-35页
        3.2.4 不同采摘期中宁枸杞稳定同位素指纹比较分析第35页
    3.3 讨论第35-37页
    3.4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中宁枸杞近红外光谱信息及鉴别分析第38-45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4.1.1 仪器与试剂第38页
        4.1.2 试验材料第38页
        4.1.3 试验方法第38-3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4.2.1 不同地域来源枸杞近红外光谱特征分析第39-40页
        4.2.2 光谱预处理方法第40页
        4.2.3 波长范围的选择第40页
        4.2.4 枸杞近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第40-42页
        4.2.5 近红外光谱对中宁枸杞的鉴别分析第42页
        4.2.6 品种对枸杞近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第42-43页
        4.2.7 不同采摘期中宁枸杞近红外光谱特征比较分析第43页
    4.3 讨论第43-44页
    4.4 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地理指纹信息对中宁枸杞鉴别的验证研究第45-5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5.1.1 仪器与试剂第45页
        5.1.2 试验材料第45页
        5.1.3 试验方法第45页
        5.1.4 数据分析第45-46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5.2.1 不同年际中宁枸杞矿质元素指纹差异及判别效果验证第46-47页
        5.2.2 不同年际中宁枸杞稳定同指纹差异及判别效果验证第47-48页
        5.2.3 不同年际中宁枸杞红外光谱特征差异及判别效果验证第48页
    5.3 讨论第48-49页
    5.4 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50-53页
    6.1 讨论第50-51页
        6.1.1 不同技术对中宁枸杞鉴别的科学可行性分析第50-51页
        6.1.2 不同技术鉴别中宁枸杞的有效性、适用性和经济性比较第51页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51-52页
    6.3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hBRH1-L调控棉花耐旱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陆地棉机采株型主要性状解析及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