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贸易全球化中的中国海关职能的转换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海关职能理论概述第14-25页
    第一节 海关职能历史渊源及发展第14-18页
        一、古代近代海关职能第14-16页
        二、财政职能的进化第16-17页
        三、财政政策调节职能内涵第17-18页
    第二节 经济政策学相关理论第18-22页
        一、政策目标多元化体系化第18-19页
        二、政策目标矛盾第19-20页
        三、政策目标的协调方法第20-22页
    第三节 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第22-25页
        一、公共管理关于政府作用的论述第22-24页
        二、公共管理关于政府行为模式的理论及选择第24-25页
第三章 贸易全球化中海关职能转换的必要性第25-33页
    第一节 贸易全球化对各国海关的职能新要求第25-27页
        一、 关税税率下调比重下降海关征税职能弱化第25-26页
        二、国际贸易规模速度提升对海关通关服务要求提高第26页
        三、海关向服务行政的方向发展第26-27页
    第二节 贸易全球化中中国海关职能转换的必要性第27-33页
        一、适应贸易全球化形势的要求第27-28页
        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要求第28页
        三、协调关税比重下降趋势与海关传统职能矛盾的要求第28-30页
        四、协调现行海关管理职能与公共服务需求的矛盾的要求第30-33页
第四章 中国海关职能的历史演变第33-37页
    第一节 中国近古代海关职能第33-35页
        一、古代海关职能第33页
        二、 封建社会时代中国海关的主要职能第33-34页
        三、鸦片战争后海关的主要职能第34-35页
    第二节 建国以后的海关职能第35-36页
        一、建国初期时中国海关职能第35页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海关职能第35页
        三、改革开放阶段中国海关职能第35-36页
    第三节 目前中国海关的主要职能第36-37页
第五章 欧美发达国家海关机构及职能第37-43页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海关职能第37-40页
        一、美国海关职能第37-38页
        二、荷兰海关职能第38-39页
        三、日本海关职能第39页
        四、澳大利亚海关职能第39-40页
    第二节 国外海关职能重点及机构设置经验借鉴第40-43页
        一、国际海关职能及其重点分析第40-41页
        二、国际海关机构及人员设置第41-43页
第六章 中国海关职能转换的内容第43-49页
    第一节 财政职能向调节经济职能的转换第43-45页
        一、经济政策学目标协调原理的运用第43-44页
        二、征收关税增加财政收入职能的削弱第44页
        三、强化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职能第44-45页
    第二节 经济职能向公共监督管理职能的转换第45-49页
        一、增强维护贸易安全与便利等服务职能第45-46页
        二、监管保护知识产权第46-47页
        三、更好的管理进出口企业第47页
        四、监管打击国际走私及国际犯罪活动第47页
        五、增进反恐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第47-49页
第七章 中国海关职能转换的总体设想第49-58页
    第一节 海关基本职能与职能重点的调整第49-52页
        一、从重把关向把关与服务并重的方向发展第49-50页
        二、由管理型向高效服务型转变第50-52页
        三、部分海关职能社会化市场化第52页
    第二节 海关机构设置的调整第52-55页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海关关际之间整合管理资源,转向区域合作,更有利于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快速反应能力,更好的完成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职能第52-53页
        二、网络化、信息化要求海关内部组织架构趋向扁平化,社会对海关服务产品的迫切需求推进了海关服务职能建设第53-54页
        三、机构设置具体设想第54-55页
    第三节 海关绩效评估的改革第55-58页
        一、建立科学预算和绩效考核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第55-56页
        二、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及指标第56-57页
        三、应引入社会绩效测评机制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突发群体事件的处置研究
下一篇:先期产品质量策划(APQP)在彩印钢化玻璃加工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