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发群体事件的处置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四、基本内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突发群体事件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突发群体事件的概念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突发群体事件的分类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突发群体事件的成因 | 第16-19页 |
第四节国外处置的典型模式 | 第19-21页 |
一、芝加哥模式 | 第19-20页 |
二、伦敦模式 | 第20页 |
三、巴黎模式 | 第20页 |
四、法兰克福模式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我国突发群体事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21-28页 |
第一节 突发群体事件的现状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突发群体事件的特点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我国突发群体事件的总体发展趋势 | 第25-28页 |
第三章 突发群体事件的危机管理:应急处置 | 第28-36页 |
第一节 危机管理理论视野中的突发群体事件管理 | 第28-31页 |
一、突发群体事件的事前管理 | 第28-29页 |
二、突发群体事件的事中管理 | 第29-30页 |
三、突发群体事件的事后管理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突发群体事件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一、预警机制和情报信息网络不完善 | 第31页 |
二、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 第31页 |
三、现场决策指挥机制不顺畅 | 第31-32页 |
四、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协调配合 | 第32页 |
五、现场处置措施滞后,处置力量缺乏专业性 | 第32-33页 |
六、突发群体事件处置中权大于法的问题 | 第33页 |
第三节 突发群体事件危机管理与政府善治 | 第33-36页 |
一、突发群体事件与和谐社会 | 第33-34页 |
二、善治下的危机管理:治理的新框架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36-41页 |
第一节 案例叙述 | 第36页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第36-40页 |
一、预警阶段分析 | 第37页 |
二、应对阶段分析 | 第37-39页 |
三、恢复总结阶段分析 | 第39-40页 |
第三节存在问题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突发群体事件的处置对策 | 第41-51页 |
第一节 处置的前期准备 | 第41-45页 |
一、完善预案 | 第43页 |
二、组织演练 | 第43-44页 |
三、人力与物资保障 | 第44页 |
四、信息技术保障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处置的具体方法 | 第45-49页 |
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二、对现场的控制与管理 | 第46-48页 |
三、劝导与疏散 | 第48页 |
四、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处置的善后工作 | 第49-51页 |
一、瓦解组织和网络 | 第49-50页 |
二、满足合理诉求消除事发根源 | 第50页 |
三、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争取大多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