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1 公正世界信念 | 第11-14页 |
1.1.1 公正世界信念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11页 |
1.1.2 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 | 第11-12页 |
1.1.3 公正世界信念的功能及维护策略 | 第12-14页 |
1.1.4 公正世界信念的测量 | 第14页 |
1.2 主观幸福感 | 第14-17页 |
1.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基本成分和特点 | 第14-15页 |
1.2.2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2.3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 第16-17页 |
1.3 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第17-18页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18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2.2.1 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2.2.2 实践意义 | 第19页 |
2.3 研究设计 | 第19-20页 |
3 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 第20-34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0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3.3.1 被试的选取 | 第20页 |
3.3.2 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3.3.3 施测程序 | 第21-22页 |
3.3.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22页 |
3.4 研究结果 | 第22-34页 |
3.4.1 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 | 第22-26页 |
3.4.2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 | 第26-31页 |
3.4.3 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3.4.4 不同公正世界信念水平的初中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 | 第32-33页 |
3.4.5 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第33-34页 |
4 对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 第34-49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34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34-41页 |
4.3.1 被试的选取 | 第34页 |
4.3.2 干预设计 | 第34-35页 |
4.3.3 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团体辅导干预方案 | 第35-41页 |
4.3.4 测量 | 第41页 |
4.4 研究结果 | 第41-49页 |
4.4.1 实验班对照班干预前的同质性检验 | 第41-42页 |
4.4.2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干预前后的差异 | 第42-43页 |
4.4.3 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 第43-45页 |
4.4.4 过程性主观评估结果 | 第45-49页 |
5 讨论 | 第49-53页 |
5.1 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第49-51页 |
5.2 对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的团体辅导干预 | 第51-52页 |
5.3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 | 第60-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