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50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光系统Ⅱ(PS Ⅱ) | 第12-16页 |
1.2.1 光系统Ⅱ | 第13-14页 |
1.2.2 释氧复合物OEC | 第14-16页 |
1.3 人工模拟光合作用 | 第16-22页 |
1.3.1 敏化剂的光吸收 | 第18-20页 |
1.3.2 水氧化反应 | 第20-21页 |
1.3.3 质子还原反应 | 第21-22页 |
1.4 水氧化催化剂的评估 | 第22-26页 |
1.4.1 化学水氧化催化体系 | 第22-23页 |
1.4.2 光驱动水氧化催化体系 | 第23-24页 |
1.4.3 电化学水氧化催化体系 | 第24-25页 |
1.4.4 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的竞争 | 第25-26页 |
1.5 分子水氧化催化剂 | 第26-34页 |
1.5.1 分子水氧化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 第27-28页 |
1.5.2 钌(Ru)配合物的水氧化催化剂 | 第28-31页 |
1.5.3 其它金属配合物的水氧化催化剂 | 第31-34页 |
1.6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 第34-39页 |
1.6.1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34-35页 |
1.6.2 Kohn-Sham方程 | 第35-36页 |
1.6.3 交换-相关泛函 | 第36-37页 |
1.6.4 溶剂化效应 | 第37-39页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0页 |
第2章 锰基水氧化催化剂分子的结构与性能 | 第50-62页 |
2.1 前言 | 第50页 |
2.2 理论计算方法及细节 | 第50-51页 |
2.3 Mn基催化剂:[H_2O(terpy)Mn~Ⅲ(μ-O)_2Mn~Ⅳ(terpy)OH_2]~(3+) | 第51-55页 |
2.3.1 [H_2O(terpy)Mn~Ⅲ(μ-O)_2Mn~Ⅳ(terpy)OH_2]~(3+)的结构 | 第51-53页 |
2.3.2 Mn配合物1催化水氧化反应的性能 | 第53-5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第3章 双锰基配合物1结构与性质不对称性的理论研究 | 第62-96页 |
3.1 前言 | 第62-63页 |
3.2 理论计算方法及细节 | 第63-64页 |
3.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64-73页 |
3.3.1 锰离子中心在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上的不对称性 | 第64-66页 |
3.3.2 水溶液环境对于锰离子中心的影响 | 第66-68页 |
3.3.3 醋酸根离子取代Mn配合物1端基配体水最佳反应位点的选择 | 第68-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第4章 锰基催化剂结构的理论设计初探 | 第96-116页 |
4.1 前言 | 第96-99页 |
4.2 理论计算方法及细节 | 第99-100页 |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100-110页 |
4.3.1 Mn配合物2的结构 | 第100-101页 |
4.3.2 O-O键形成反应的研究 | 第101-106页 |
4.3.3 氧气释放反应的研究 | 第106-11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附录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