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构成分析 | 第8-15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主体 | 第8-10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客体 | 第10-11页 |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主观方面 | 第11-12页 |
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客观方面 | 第12-15页 |
第二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其他相关犯罪 | 第15-23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 | 第15-17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 | 第17-19页 |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 第19-21页 |
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集资 | 第23-28页 |
一、民间借贷 | 第23-25页 |
二、合会 | 第25-28页 |
第四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资金信托 | 第28-35页 |
一、资金信托概述 | 第28-29页 |
二、信托存款业务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29-30页 |
三、集合资金信托投资人限制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中的“公众” | 第30-31页 |
四、集合资金信托禁止“保底和最底收益”承诺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31-33页 |
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背信挪用信托财产 | 第33-34页 |
六、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看资金信托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34-35页 |
第五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分析 | 第35-40页 |
一、问题的发现 | 第35-37页 |
二、提出完善的意见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