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船用SCR系统的技术现状 | 第12-19页 |
1.2.1 船用SCR系统的发展 | 第13-15页 |
1.2.2 船用SCR系统面临的问题 | 第15-19页 |
1.3 SC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1 国外SCR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国内SCR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柴油机SCR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4页 |
2.1 SCR系统工作原理 | 第22-25页 |
2.2 SCR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 第25-27页 |
2.2.1 NO_x转化效率 | 第25页 |
2.2.2 NH_3逃逸率 | 第25-26页 |
2.2.3 压降 | 第26-27页 |
2.2.4 SO_2/SO_3转化率 | 第27页 |
2.2.5 运行寿命 | 第27页 |
2.3 SCR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3页 |
2.3.1 SCR催化剂 | 第28-29页 |
2.3.2 尿素喷射系统 | 第29-30页 |
2.3.3 排气温度 | 第30-31页 |
2.3.4 排气流量 | 第31-32页 |
2.3.5 尿素喷射控制策略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柴油机SCR系统试验与模型参数辨识 | 第34-50页 |
3.1 6105AZLD型柴油机SCR系统试验台 | 第34-38页 |
3.2 6105AZLD型柴油机SCR系统试验 | 第38-39页 |
3.3 基于AVL BOOST的柴油机SCR催化剂建模 | 第39-45页 |
3.3.1 SCR反应过程及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9-42页 |
3.3.2 数学模型和基本方程 | 第42-44页 |
3.3.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设置 | 第44-45页 |
3.4 柴油机SCR催化剂模型参数辨识 | 第45-49页 |
3.4.1 模型参数辨识流程 | 第45-47页 |
3.4.2 模型参数验证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柴油机SCR系统稳态尿素喷射控制策略 | 第50-62页 |
4.1 试验柴油机NO_x排放量的计算 | 第50-53页 |
4.1.1 柴油机排气流量的计算 | 第50-52页 |
4.1.2 柴油机NO_x排放量的计算 | 第52-53页 |
4.2 SCR系统稳态尿素喷射控制策略 | 第53-59页 |
4.2.1 稳态尿素喷射控制策略 | 第53-55页 |
4.2.2 最佳氨氮比的确定 | 第55-59页 |
4.3 柴油机SCR系统D2循环试验 | 第59-60页 |
4.3.1 试验过程 | 第59-60页 |
4.3.2 试验结果 | 第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基于储氨特性的尿素喷射控制策略 | 第62-80页 |
5.1 SCR催化剂储氨特性研究 | 第62-74页 |
5.1.1 SCR催化剂储氨动态过程 | 第62-64页 |
5.1.2 温度对储氨特性的影响 | 第64-67页 |
5.1.3 空速对储氨特性的影响 | 第67-71页 |
5.1.4 氨氮比对储氨特性的影响 | 第71-74页 |
5.2 SCR系统性能与储氨特性的关系 | 第74-77页 |
5.2.1 NO_x转化效率与储氨特性的关系 | 第74-75页 |
5.2.2 NH_3逃逸率与储氨特性的关系 | 第75-77页 |
5.3 基于储氨特性的尿素喷射控制策略 | 第77-79页 |
5.3.1 工况变化时的SCR催化剂储氨量管理 | 第77-78页 |
5.3.2 基于储氨特性的尿素喷射控制策略 | 第78-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试验设备清单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