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化学地层特征与生物地层序列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1-16页
        一 埃迪卡拉系碳同位素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15页
        二 埃迪卡拉纪微体古生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5-16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16-17页
        一 研究的科学意义第16页
        二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三节 完成工作量第17页
    第四节 主要成果第17-19页
第二章 峡东埃迪卡拉纪地层特征第19-34页
    第一节 地层特征第19-22页
        一 陡山沱组第19-22页
        二 灯影组第22页
    第二节 峡东地区主要研究剖面描述第22-34页
        一 九龙湾剖面第22-25页
        二 田家园子剖面第25页
        三 王丰岗剖面第25-27页
        四 牛坪剖面第27-30页
        五 晓峰河剖面第30-33页
        六 樟村坪剖面第33-34页
第三章 峡东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化学地层特征第34-54页
    第一节 样品分析和结果第34-45页
        一 样品分析第34-36页
        二 测试结果第36-45页
    第二节 陡山沱组碳同位素特征第45-46页
        一 “盖帽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特征第45页
        二 陡山沱组中、上部碳同位素特征第45-46页
    第三节 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碳同位素特征对比第46-50页
        一 岩石地层对比第46-48页
        二 碳同位素地层对比第48-50页
    第四节 碳同位素特征同国外的同期地层对比第50-52页
    第五节 碳同位素变化的可能原因第52-54页
        一 “盖帽碳酸盐岩”δ~(13)C变化的可能原因第52页
        二 陡山沱组中、上部δ~(13)C变化的可能原因第52-54页
第四章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疑源类生物地层序列第54-82页
    第一节 地质背景第55页
    第二节 陡山沱期疑源类生物群特征第55-73页
        一 各剖面化石产出情况第57-64页
        二 陡山沱期疑源类生物特征第64-73页
    第三节 陡山沱期疑源类生物群对比第73-77页
        一 扬子块体内部硅化及磷酸盐化疑源类组合对比第73-75页
        二 疑源类组合的洲际地层对比第75-77页
    第四节 典型属种描述第77-82页
第五章 讨论第82-94页
    第一节 化学地层学在区域地层对比上的应用第82-84页
    第二节 碳同位素异常同环境及生物演化的关系第84-86页
    第三节 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第86-94页
结论第94-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第97-111页
作者简介第111-112页
附录第112-114页
    附录一:表录第112-113页
    附录二:图录第11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FID的访客安全实时管理平台的开发
下一篇:无线自组网中性能与安全均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