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章节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VANET 数字证书分发系统模型 | 第13-32页 |
2.1 相关工作 | 第13-15页 |
2.2 发送节点模型分析 | 第15-17页 |
2.2.1 网络开销量化模型 | 第15-16页 |
2.2.2 网络安全量化模型 | 第16页 |
2.2.3 发送节点模型整合 | 第16-17页 |
2.3 接收节点模型分析 | 第17-20页 |
2.3.1 距离和延迟对 CAM 包重要性影响的定量建模 | 第17-18页 |
2.3.2 丢弃 CAM 包对网络所造成损失的定量建模 | 第18-19页 |
2.3.3 接收节点模型整合 | 第19-20页 |
2.4 自适应的证书分发策略 | 第20-21页 |
2.5 仿真实验 | 第21-32页 |
2.5.1 场景设定 | 第21-23页 |
2.5.2 发送节点的仿真结果 | 第23-29页 |
2.5.3 接收节点的仿真结果 | 第29-30页 |
2.5.4 整合 | 第30-32页 |
第3章 通信性能与安全均衡评价模型 | 第32-47页 |
3.1 相关工作 | 第32-33页 |
3.2 广义随机 Petri 网 | 第33页 |
3.3 节点内部 GSPN 建模 | 第33-37页 |
3.3.1 节点内部模型 | 第33-35页 |
3.3.2 状态 P3 中的安全策略 | 第35-36页 |
3.3.3 节点内部模型量化计算 | 第36-37页 |
3.4 节点间传输协议 GSPN 建模 | 第37-40页 |
3.4.1 节点间传输协议模型 | 第37-39页 |
3.4.2 节点间传输协议模型量化计算 | 第39-40页 |
3.5 仿真实验 | 第40-47页 |
3.5.1 加密算法的性能数据 | 第40-42页 |
3.5.2 DES 密钥长度对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3.5.3 策略安全性与性能分析 | 第44-47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4.1 总结 | 第47页 |
4.2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A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