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舟山港自然条件和港口现状 | 第16-26页 |
2.1 舟山港水文气象条件 | 第16-19页 |
2.1.1 风 | 第17页 |
2.1.2 雾 | 第17页 |
2.1.3 潮汐 | 第17-18页 |
2.1.4 潮流 | 第18-19页 |
2.1.5 波浪 | 第19页 |
2.2 大型造船企业所处港区水文资料 | 第19-20页 |
2.2.1 马岙港区 | 第19页 |
2.2.2 六横港区 | 第19页 |
2.2.3 高亭港区 | 第19页 |
2.2.4 沈家门港区 | 第19-20页 |
2.2.5 定海港区 | 第20页 |
2.2.6 老塘山港区 | 第20页 |
2.3 舟山港大型造船企业舾装泊位分布及近年舟山造船业概况 | 第20-26页 |
2.3.1 舟山港大型造船企业舾装泊位分布 | 第20-24页 |
2.3.2 舟山造船业概况 | 第24-26页 |
第3章 影响舟山港及其附近水域的台风 | 第26-31页 |
3.1 台风概述 | 第26-27页 |
3.1.1 台风的分类和基本规律 | 第26页 |
3.1.2 台风的天气结构 | 第26-27页 |
3.2 影响我国的台风情况 | 第27-28页 |
3.3 影响舟山的台风情况 | 第28-31页 |
3.3.1 影响舟山的台风定义和使用的资料 | 第28页 |
3.3.2 影响舟山的台风的时间特征 | 第28-29页 |
3.3.3 影响舟山的台风的移动路径 | 第29-30页 |
3.3.4 台风影响程度 | 第30页 |
3.3.5 严重影响台风大风环流特征 | 第30-31页 |
第4章 船舶荷载的计算原理及影响因素 | 第31-41页 |
4.1 风载荷 | 第31-32页 |
4.2 流载荷 | 第32-35页 |
4.2.1 横向分力 | 第32-33页 |
4.2.2 纵向分力 | 第33-35页 |
4.3 系缆力计算 | 第35-36页 |
4.3.1 系缆力标准值计算 | 第35页 |
4.3.2 系缆数量及缆绳直径计算 | 第35-36页 |
4.4 挤靠力计算 | 第36页 |
4.5 船舶荷载的其他影响因素 | 第36-41页 |
4.5.1 船舶吨位 | 第36页 |
4.5.2 船型尺度 | 第36-37页 |
4.5.3 缆绳因素 | 第37-38页 |
4.5.4 码头护舷装置 | 第38-41页 |
第5章 常石集团实船计算 | 第41-52页 |
5.1 常石集团基本情况 | 第41-43页 |
5.1.1 企业基本情况 | 第41-42页 |
5.1.2 舾装码头情况 | 第42-43页 |
5.2 水域的气象水文状况 | 第43-46页 |
5.2.1 风况 | 第43-44页 |
5.2.2 潮汐 | 第44-45页 |
5.2.3 潮流 | 第45页 |
5.2.4 波浪 | 第45-46页 |
5.3 常石集团系泊船舶荷载计算 | 第46-50页 |
5.3.1 风载荷 | 第46-49页 |
5.3.2 流载荷 | 第49页 |
5.3.3 系缆力标准值 | 第49页 |
5.3.4 挤靠力标准值 | 第49-50页 |
5.4 计算结果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53页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