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8页 |
1.4 研究重点 | 第8-9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9-11页 |
2.1 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第9页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第9-10页 |
2.3 部门理论 | 第10页 |
2.4 增长极理论 | 第10-11页 |
3 万象赛色塔经贸合作区运营管理分析 | 第11-30页 |
3.1 万象赛色塔经贸合作区简况 | 第11页 |
3.2 万象赛色塔经贸合作区运营管理的特点 | 第11-13页 |
3.2.1 管理主体关系复杂 | 第11-12页 |
3.2.2 管理主体和投资主体目标不协调 | 第12页 |
3.2.3 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 | 第12-13页 |
3.2.4 工作协调难度大 | 第13页 |
3.3 万象赛色塔经贸合作区运营准备及运营定位 | 第13-19页 |
3.3.1 经贸合作区运营前期准备 | 第13-16页 |
3.3.2 万象赛色塔经贸合作区运营定位 | 第16-19页 |
3.4 万象赛色塔经贸合作区运营架构 | 第19-25页 |
3.4.1 构建高层次管理体制 | 第19-20页 |
3.4.2 界定管委会管理平台功能 | 第20-21页 |
3.4.3 搭建老中联投公司运营平台 | 第21-22页 |
3.4.4 促进老中联投公司与管委会协作 | 第22-25页 |
3.5 国内母公司对老中联投公司的管理和监控 | 第25-27页 |
3.5.1 提供三种支持 | 第25-26页 |
3.5.2 做好三项监控 | 第26-27页 |
3.6 万象赛色塔贸合作区运营目标管理 | 第27-28页 |
3.6.1 建设目标管理 | 第27页 |
3.6.2 招商目标管理 | 第27-28页 |
3.6.3 其他指标管理 | 第28页 |
3.7 万象赛色塔经贸合作区团队建设管理 | 第28-30页 |
3.7.1 属地化建设 | 第28-29页 |
3.7.2 跨文化管理 | 第29-30页 |
4 万象赛色塔经贸合作区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4.1 对经贸合作区产业定位及规划研究不够深入 | 第30页 |
4.2 企业融资困难,一些约束短期难以突破 | 第30-31页 |
4.3 园区招商难度大 | 第31页 |
4.4 运营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 | 第31-32页 |
4.5 园区运营管理平台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32页 |
4.6 园区属地化建设面临人才短板 | 第32-33页 |
5 万象赛色塔经贸合作区运营管理提升的对策 | 第33-41页 |
5.1 提升园区规划,努力做到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开发 | 第33页 |
5.2 多方寻求渠道,突破融资瓶颈 | 第33-34页 |
5.3 打造服务平台,增强园区竞争能力 | 第34-37页 |
5.4 加强沟通协调,推动管理架构优化 | 第37页 |
5.5 提高园区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快团队属地化建设步伐 | 第37-38页 |
5.6 借助和开拓多方平台,做好园区开发建设工作 | 第38-4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6.1 结论 | 第41页 |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