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移动网络媒体研究 | 第12-14页 |
2.新闻内容整合研究 | 第14页 |
3.网络分发研究 | 第14-15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6-19页 |
一、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概念阐释 | 第19-20页 |
1.移动媒体 | 第19页 |
2.内容整合 | 第19页 |
3.内容分发 | 第19-20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积极的受众”理论 | 第20页 |
2.两种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 第20-21页 |
3.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理论 | 第21-23页 |
二、我国移动媒体的发展态势 | 第23-27页 |
(一)全民移动互联时代到来 | 第23页 |
(二)告别人口红利,移动媒体发展进入新阶段 | 第23-25页 |
1.移动网民增速放缓 | 第23-24页 |
2.单用户价值潜力突显 | 第24-25页 |
(三)移动媒体内容整合、分发模式亟待升级 | 第25-27页 |
三、移动媒体内容整合、分发模式的变迁 | 第27-33页 |
(一)传统移动媒体的“人工采编——编辑分发”模式 | 第27-29页 |
1.人工采编的内容整合模式 | 第28页 |
2.编辑分发模式 | 第28-29页 |
(二)社交媒体的“UGC——社交分发”模式 | 第29-31页 |
1.以UGC为主的内容整合模式 | 第29-30页 |
2.以社交为核心的内容分发模式 | 第30-31页 |
(三)“机器聚合——算法分发”模式 | 第31-33页 |
1.机器聚合的内容整合模式 | 第31-32页 |
2.以“算法”为核心的内容分发模式 | 第32-33页 |
四、人工智能内容整合、分发模式探析 | 第33-51页 |
(一)人工智能内容整合、分发模式的特征 | 第34-37页 |
1.以“爬虫”技术为核心的内容整合模式 | 第34-35页 |
2.以“算法”技术为核心的内容分发模式 | 第35-37页 |
(二)人工智能主宰内容整合、分发的必然 | 第37-42页 |
1.是新信息环境下移动媒体的必然选择 | 第38-39页 |
2.是主动型用户的主观诉求 | 第39-41页 |
3.是媒介发展的客观趋势 | 第41-42页 |
(三)人工智能内容整合、分发模式的优势 | 第42-46页 |
1.解放人力,提高传播效率 | 第42-43页 |
2.激活“长尾”价值,满足“个性化”需求 | 第43-44页 |
3.重构内容生态,释放人文情怀 | 第44-46页 |
(四)人工智能内容整合、分发模式的不足之处 | 第46-51页 |
1.技术局限 | 第47-48页 |
2.加剧“信息茧房”,造成“新知沟” | 第48页 |
3.打破网络社群,加深孤独 | 第48-49页 |
4.监管滞后,媒介伦理问题凸显 | 第49-51页 |
五、移动媒体内容整合、分发模式的变迁带给传媒的启示 | 第51-55页 |
(一)实现从“受众”到“用户”的理念转型 | 第51-52页 |
(二)推动技术创新,拥抱人工智能 | 第52页 |
(三)树立融媒思维,共享方能共赢 | 第52-53页 |
(四)坚持内容为王,科学引导舆论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