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移动媒介时代跑步群体的身体实践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主要创新点和难点第14-15页
        1.4.1 创新点第14-15页
        1.4.2 难点第15页
    1.5 概念界定第15-17页
        1.5.1 移动媒介第15页
        1.5.2 身体实践第15-17页
第二章 从媒介形态的发展与时空维度看身体场域的变化第17-22页
    2.1 最初的交流媒介: 媒介与身体场域的同第17-18页
    2.2 印刷媒介: 身体场域的破坏第18页
    2.3 电子媒介: 身体场域的补偿第18-19页
    2.4 网络媒介: 虚拟身体场域的再造第19-20页
    2.5 移动媒介: 虚拟身体场域和现实身体场域的融合第20-22页
第三章 新媒介文化语境下运动态身体形象的表征第22-31页
    3.1 消费和媒介文化的双重助力与身体观念的转变第22-23页
        3.1.1 运动态身体建构理想自我第22-23页
        3.1.2 运动克服身体自然局限性第23页
    3.2 健康素养的提升与运动态身体的个体化第23-25页
        3.2.1 权力渗透下的健康知识体系与身体的自我调控第23-24页
        3.2.2 多元化的身体运动选择与广场舞的崛起第24-25页
    3.3 消费文化下运动态身体的商品化第25-28页
        3.3.1 运动态身体背后的消费动机与商业逻辑第25-26页
        3.3.2 身体商品化的手段: 无孔不入的媒介渗透第26-27页
        3.3.3 身体商品化的源泉: 身体资本的转化与升值第27-28页
    3.4 跑步APP的出现与身体运动的理性化第28-31页
        3.4.1 运动过程的量化反馈第29页
        3.4.2 虚拟和现实身体的同步位移第29-31页
第四章 移动网络空间生产中跑者的身体规训第31-37页
    4.1 跑者身体规训的技术策略第32-34页
        4.1.1 空间分配第32页
        4.1.2 时间安排第32-33页
        4.1.3 力量组合第33-34页
    4.2 跑者身体规训的宏观手段第34-37页
        4.2.1 层级监视第34-35页
        4.2.2 规范式裁决第35-36页
        4.2.3 检查制度第36-37页
第五章 跑者身体实践与情境空间:从被动的身体到主动的身体第37-42页
    5.1 被动的身体——跑者身体背后的规训力量第37-39页
        5.1.1 辣妈: 角色回归与地位抗争第37-38页
        5.1.2 屌丝: 作为阶层符号的身体第38-39页
    5.2 主动的身体——跑者身体的管理与维护第39-42页
        5.2.1 跑者身体作为压迫性面具第39-40页
        5.2.2 跑者身体作为展演的舞台第40-42页
第六章 媒介对身体的重构: 跑者身体的主体性体验第42-45页
    6.1 游移在现实和虚拟之间第42-43页
    6.2 人生主动权的自我掌握第43页
    6.3 留意身体与感觉世界的交会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一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微信父母“晒娃”现象论社交网络儿童信息隐私安全
下一篇:安防巡逻机器人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