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内部审计论文

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以克拉玛依中支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2-13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研究第14-20页
    2.1 现代审计模式的演变第14-16页
        2.1.1 账项基础审计第14页
        2.1.2 制度基础审计第14-15页
        2.1.3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第15页
        2.1.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第15-16页
    2.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界定第16-17页
        2.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第16页
        2.2.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第16页
        2.2.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象、目标和职能第16-17页
    2.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理论第17-18页
        2.3.1 战略管理理论第17-18页
        2.3.2 系统理论第18页
        2.3.3 风险管理理论第18页
    2.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第18-20页
        2.4.1 审计计划阶段第18-19页
        2.4.2 审计实施阶段第19页
        2.4.3 审计报告阶段第19-20页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现状分析第20-23页
    3.1 我国银行业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0-21页
        3.1.1 我国银行业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第20页
        3.1.2 我国银行业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可行性第20-21页
    3.2 我国银行业探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情况第21页
    3.3 我国银行业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现状第21-23页
        3.3.1 我国商业银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现状第21-22页
        3.3.2 我国人民银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现状第22-23页
第四章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中心支行的应用案例第23-33页
    4.1 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中心支行基本情况第23页
    4.2 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中心支行风险分析与评价第23页
    4.3 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中心支行风险评估及结果第23-31页
        4.3.1 确定风险评估对象第24页
        4.3.2 固有风险评估第24-26页
        4.3.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第26页
        4.3.4 剩余风险计算第26-29页
        4.3.5 分析风险评估结果第29-31页
    4.4 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中心支行审计计划和实施第31-33页
        4.4.1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年度审计计划第31页
        4.4.2 实施现场审计第31-32页
        4.4.3 后续跟踪审计第32-33页
第五章 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中心支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3-36页
    5.1 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中心支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33-34页
        5.1.1 风险管理文化欠缺第33页
        5.1.2 风险识别和分析方法单一第33页
        5.1.3 评估标准设置不够精确第33-34页
        5.1.4 信息库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审计需要第34页
        5.1.5 风险评估人员专业素质匮乏第34页
    5.2 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中心支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36页
        5.2.1 未赋予内审部门行政惩戒权力第34页
        5.2.2 传统审计工作思维的束缚第34-35页
        5.2.3 系统的审计体系尚未形成第35页
        5.2.4 审计资源保障不足第35-36页
第六章 完善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中心支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与建议第36-39页
    6.1 推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第36页
    6.2 建立覆盖全行的风险评估数据库第36-37页
    6.3 量化风险评估标准,增强风险评估的科学性第37页
    6.4 探索推广计算机辅助系统应用,运用先进审计方法第37页
    6.5 加强风险评估队伍建设,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47页
致谢第47-48页
作者简介第48-49页
附件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星系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案例研究
下一篇:温敏性聚合物/二氧化钒复合微凝胶的制备及其智能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