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解读孔子学院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跨文化传播与孔子学院研究述评 | 第10-15页 |
·新闻与传播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 第11-12页 |
·第二语言教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 第12-13页 |
·跨文化传播与孔子学院研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语言推广机构的跨文化传播意义 | 第15-21页 |
·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关系 | 第15-16页 |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本民族文化意义 | 第16-18页 |
·消解媒介误读,修正"中国"形象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关系的建立 | 第21-33页 |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关系建立的复杂性 | 第21-23页 |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关系建立的必然性 | 第23-26页 |
·开放、多元的跨文化传播高语境时代 | 第23-24页 |
·世界多元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 | 第24-26页 |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链条的构成与特点 | 第26-33页 |
·传播链条的完整性 | 第26-28页 |
·传播主体信息控制主导地位 | 第28-33页 |
第四章 对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反思与建议 | 第33-45页 |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融通 | 第33-34页 |
·立足现代中国、面向当地,丰富文化传播的精神内涵 | 第34-37页 |
·因时、因地制宜,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 | 第37-41页 |
·加强与所在地社会机构的合作,深化价值认同 | 第37-40页 |
·整合媒介资源,实现语言文化的全方位传播 | 第40-41页 |
·锁定精英阶层—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 第41-44页 |
·跟进传播效果研究,建立有效地评估机制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