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竞技行为中罪与非罪的界分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及内容 | 第8-10页 |
第2章 正当竞技概述 | 第10-17页 |
2.1 正当竞技概念的界定 | 第10-13页 |
2.1.1 竞技体育的概念 | 第10-11页 |
2.1.2 正当竞技的概念 | 第11-12页 |
2.1.3 正当竞技的意义 | 第12-13页 |
2.2 正当竞技行为的合法化条件 | 第13-17页 |
2.2.1 前提条件 | 第13-14页 |
2.2.2 时空条件 | 第14-15页 |
2.2.3 主体条件 | 第15页 |
2.2.4 结果条件 | 第15-17页 |
第3章 正当竞技行为入罪的考量 | 第17-24页 |
3.1 正当竞技行为入罪的争议 | 第17-19页 |
3.2 正当竞技行为入罪的必要性 | 第19-22页 |
3.2.1 正当竞技行为的危害性 | 第19-20页 |
3.2.2 现行处罚力度的不足性 | 第20-21页 |
3.2.3 运动员注意义务的合理性 | 第21页 |
3.2.4 刑法介入正当竞技的有效性 | 第21-22页 |
3.3 正当竞技行为入罪的途径 | 第22-24页 |
3.3.1 完善体育法 | 第22-23页 |
3.3.2 加强司法解释 | 第23-24页 |
第4章 正当竞技行为中罪与非罪的区分标准 | 第24-32页 |
4.1 正当竞技行为中罪与非罪的相关争议 | 第24-26页 |
4.2 正当竞技行为中罪与非罪的评析 | 第26-27页 |
4.3 正当竞技行为中罪与非罪的具体内容 | 第27-32页 |
4.3.1 竞技比赛的要求 | 第27-28页 |
4.3.2 行为人的罪过形式 | 第28-29页 |
4.3.3 行为人行为的限度 | 第29-30页 |
4.3.4 伤害结果的限度 | 第30-3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2-33页 |
5.1 结论 | 第32页 |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