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9页
第2章 国家助学贷款的概述第9-17页
    2.1 国家助学贷款的属性第9-11页
        2.1.1 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律属性第9页
        2.1.2 国家助学贷款的类型第9-10页
        2.1.3 国家助学贷款与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之比较第10-11页
    2.2 国家助学贷款产生的理论基础第11-14页
        2.2.1 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基础第11-13页
        2.2.2 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学基础第13-14页
    2.3 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与现状第14-17页
        2.3.1 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第14-16页
        2.3.2 国家助学贷款现状第16-17页
第3章 与国外助学贷款比较第17-22页
    3.1 立法比较第17-18页
        3.1.1 发达国家的立法第17页
        3.1.2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立法第17-18页
    3.2 个人征信与诚信环境建设现状比较第18-19页
        3.2.1 发达国家的征信建设第18页
        3.2.2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状第18-19页
    3.3 银行债权存在的风险比较第19-20页
        3.3.1 与发达国家比较第19-20页
        3.3.2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第20页
    3.4 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制度的比较第20-22页
        3.4.1 与发达国家比较第20-21页
        3.4.2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第21-22页
第4章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法律问题第22-29页
    4.1 国家助学贷款的立法不完善第22-24页
        4.1.1 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国家助学贷款的立法第22-23页
        4.1.2 国家助学贷款法规与其它法律存在冲突第23-24页
    4.2 大学生个人信用缺失导致国家助学贷款回收难第24-25页
        4.2.1 大学生信用度的缺失第24-25页
        4.2.2 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第25页
    4.3 国家助学贷款中银行债权面临的风险第25-27页
        4.3.1 国家助学贷款本身的制度缺陷第26页
        4.3.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风险第26-27页
    4.4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性担保形式的缺失第27-29页
        4.4.1 政策性担保的立足点不明确第27-28页
        4.4.2 政策性担保的机构设置及分工不清晰第28-29页
第5章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法律对策第29-36页
    5.1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制度第29-30页
        5.1.1 制订专门的《国家助学贷款法》第29-30页
        5.1.2 协调和解决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第30页
    5.2 促进大学生信用法律环境的建设第30-32页
        5.2.1 完善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第30-31页
        5.2.2 制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征信法》第31-32页
    5.3 银行债权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第32-34页
        5.3.1 建立政府为主的补偿机制,防范银行债权风险第32-33页
        5.3.2 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法律制度第33-34页
    5.4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性担保形式第34-36页
        5.4.1 明确国家助学贷款的担保形式第34页
        5.4.2 明确政策性担保的机构设置及分工第34-36页
第6章 结语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当竞技行为中罪与非罪的界分
下一篇:医疗责任保险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