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交际法在中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失败的原因分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7-8页
  (一) 交际教学法的引进是时代的产物,符合新课标的精神第7页
  (二) 交际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推广和失败第7-8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11页
  (一) 研究的目的第8页
  (二) 研究的重要意义第8-9页
  (三) 研究范围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第9-11页
第二章 交际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第11-20页
 一、交际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第11-12页
 二、交际教学法的内涵和两种说第12-13页
  (一)、交际教学法的内涵第12-13页
  (二)、关于交际教学法的两种说第13页
 三、交际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第13-17页
  (一)、言语行为理论—交际法的哲学根源第14页
  (二)、交际能力理论—交际法的社会学根源第14-16页
  (三)、功能语言学理论—交际法的语言学根源第16-17页
 四、交际法的特点第17-20页
  (一)、多边的交流第17-18页
  (二)、多重的角色第18页
  (三)、多重的功能第18页
  (四)、多元的思维第18-20页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法第20-30页
 一、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第20-26页
  (一)、语法翻译法第20-21页
  (二)、情景法第21页
  (三)、听说法第21-22页
  (四)、直接法第22-23页
  (五)、交际法第23页
  (六)、视听法第23-24页
  (七)、张思忠教学法第24-25页
  (八)、折衷法第25-26页
 二、我国英语教学法的现状与分析思考第26-30页
  (一)、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法的现状分析第26-27页
  (二)、对我国英语教学法实施现状的一些思考第27-30页
第四章 交际法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第30-45页
 一、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交际法"运用情况的调查研究第30-39页
  (一)、随堂听课结果分析第30-34页
  (二)、问卷调查第34-37页
  (三)、个别访谈第37-38页
  (四)、总结第38-39页
 二、交际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第39-41页
  (一)、交际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第39-40页
  (二)、交际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弊端第40-41页
 三、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第41-45页
  (一)、我国外语课堂教学依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模式第41-42页
  (二) 英语教师对交际法的理解存在误区第42-43页
  (三)、教师出现的问题第43页
  (四)、学生的问题第43-44页
  (五)、测试体系出现的问题第44页
  (六)、交际教学法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第44-45页
第五章 交际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第45-66页
 一、交际法在我国中小学失败的原因分析第45-54页
  (一) 在中国,英语是外语,不是二语,不可习得第45-46页
  (二) 中国国情下不适合运用单一的交际教学法第46-47页
  (三)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交际法的实施起到了消极的影响第47-49页
  (四) 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心理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的限制第49页
  (五) 中小学的师资情况和教师的英语能力制约了交际法的有效实行第49-51页
  (六) 交际情景的缺乏限制了英语学习者进行交际的机会第51页
  (七) 中小学教师教学观念差异导致的中小衔接问题影响学生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和交际法实施的连贯性第51-54页
 二、对策研究第54-61页
  (一) 创设有利于实施交际教学法的社会条件第54-56页
  (二)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交际策略第56-59页
  (三)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交际教学的顺利开展第59-60页
  (四)、正确处理交际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关系第60-61页
 三、对各部门的一些建议第61-66页
  (一) 给县、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建议第61-62页
  (二) 给教师的建议第62-64页
  (三) 给学生的建议第64-66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6-68页
 一、本文主要内容第66页
 二、主要观点和建议第66-67页
 三、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输出任务对二语词汇习得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