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日语论文

《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2-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2章 《源氏物语》的翻译研究在中国第16-25页
    2.1 《源氏物语》在中国译介的概况第16-20页
    2.2 《源氏物语》的汉译之争第20-23页
        2.2.1 关于“物哀”的汉译第20-22页
        2.2.2 关于和歌的汉译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源氏物语》中的和歌第25-49页
    3.1 日本和歌第25-28页
        3.1.1 日本和歌的起源和发展第25-26页
        3.1.2 日本和歌的分类第26-28页
    3.2 《源氏物语》中的和歌概况第28-37页
        3.2.1 和歌的分类第29-32页
        3.2.2 和歌的分布第32-37页
    3.3 《源氏物语》和歌的美学特征第37-42页
        3.3.1 绝美之恋歌第38-39页
        3.3.2 世情之冷暖第39-40页
        3.3.3 四季之无常第40-42页
    3.4 《源氏物语》和歌的艺术特色第42-47页
        3.4.1 塑造人物形象第42-44页
        3.4.2 推动情节发展第44-46页
        3.4.3 修辞技巧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源氏物语》和歌的汉译第49-74页
    4.1 和歌汉译的问题点第49-52页
        4.1.1 文体的选择第49-51页
        4.1.2 “形”“韵”的兼备第51-52页
    4.2 《源氏物语》经典中译本的和歌汉译比较第52-60页
        4.2.1 译者背景与译本的生成第52-54页
        4.2.2 翻译风格的比较第54-57页
        4.2.3 译文艺术效果的比较第57-60页
    4.3 《源氏物语》和歌翻译的研究范式比较第60-67页
        4.3.1 经验主义文艺学范式第60-61页
        4.3.2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第61-63页
        4.3.3 解构主义文化学范式第63-64页
        4.3.4 建构主义多元范式第64-66页
        4.3.5 语料库翻译学范式第66-67页
    4.4 《源氏物语》中的和歌汉译初探第67-72页
        4.4.1 韵律节奏的汉译第67-69页
        4.4.2 美学特征的汉译第69-70页
        4.4.3 修辞手法的汉译第70-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结论第74-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的体验》中的存在主义
下一篇:中日耻意识及其在言语表达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