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生物学科学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1 文献检索法第13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3页
        1.4.3 观察法第13页
        1.4.4 访谈法第13页
        1.4.5 数理分析法第13-14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4-18页
    2.1 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2.1.1 科学史第14页
        2.1.2 生物学科学史第14页
        2.1.3 生物学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第14-15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2.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2.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2.3 理论基础第16-18页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6-17页
        2.3.2 教育重演论第17页
        2.3.3 概念转变理论第17-18页
第3章 生物学科学史在教学应用中的现状调查第18-37页
    3.1 问卷调查第18-33页
        3.1.1 调查的目的第18页
        3.1.2 调查的对象第18页
        3.1.3 问卷的编制第18页
        3.1.4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第18页
        3.1.5 问卷的结构说明第18-19页
        3.1.6 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整理第19页
        3.1.7 数据统计和分析第19-33页
    3.2 访谈调查第33-34页
        3.2.1 访谈的目的第33-34页
        3.2.2 访谈的对象第34页
        3.2.3 问题的设置第34页
        3.2.4 访谈结果分析第34页
    3.3 现状调查反映的问题第34-36页
        3.3.1 教师知识水平的影响第35页
        3.3.2 教师课堂认识的影响第35页
        3.3.3 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同时影响第35-36页
        3.3.4 教学环节和教师自身的影响比较第36页
    3.4 针对现状调查结论的教学应用建议第36-37页
        3.4.1 加强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知识水平第36页
        3.4.2 增强教学行动力,加深教师课堂认识第36-37页
        3.4.3 完善生物学科学史材料,提高内容的系统性第37页
第4章 教科书中生物学科学史内容的应用策略及案例第37-45页
    4.1 生物学科学史内容的分布情况第37-39页
    4.2 生物学科学史的教学应用策略第39-45页
        4.2.1 呈现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第39-40页
        4.2.2 展示科学研究的过程第40-41页
        4.2.3 体现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第41-43页
        4.2.4 凸显 STSE 的科学理念第43-45页
第5章 教学设计与实践情况第45-56页
    5.1 生物学科学史应用的教学设计第45-49页
    5.2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第49-50页
        5.2.1 专家评价第49页
        5.2.2 初中生物学教师评价第49-50页
        5.2.3 笔者对教学设计的评价第50页
    5.3 教学设计的实践第50-54页
        5.3.1 实践目的第50页
        5.3.2 实践对象第50-51页
        5.3.3 实践计划第51页
        5.3.4 实践准备第51页
        5.3.5 实践过程第51页
        5.3.6 课堂观察第51-54页
    5.4 教学实践的评价与反思第54-55页
        5.4.1 教学反思第54-55页
        5.4.2 学生评价第55页
    5.5 教学实践结论第55-56页
第6章 结束语第56-57页
附录A第57-60页
附录B:访谈笔录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学科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一数学学优生非智力特征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