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葵花籽简介 | 第9页 |
1.2 葵花籽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应用 | 第9-12页 |
1.2.1 葵花籽油的营养价值及其应用 | 第10页 |
1.2.2 葵花籽蛋白的价值及应用 | 第10-11页 |
1.2.3 绿原酸应用及营养价值 | 第11页 |
1.2.4 葵花籽副产物深加工现状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绿原酸的提取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植物蛋白提取 | 第14-16页 |
1.3.3 葵花籽粕蛋白脱色工艺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4 蛋白质改性技术研究 | 第17-18页 |
1.3.5 超微粉碎技术应用 | 第18页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18-19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超声波辅助醇提法脱除脱脂葵花籽粕绿原酸工艺研究 | 第20-3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试验试剂 | 第20页 |
2.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0页 |
2.1.4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1-29页 |
2.2.1 不同浓度乙醇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2 超声波功率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3 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 第23页 |
2.2.4 pH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5 温度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 第24页 |
2.2.6 料液比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7 响应面优化提取条件的试验结果 | 第25-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超声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粕蛋白质 | 第31-4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31页 |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1-34页 |
3.2.1 原料处理方法 | 第31页 |
3.2.2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标准曲线绘制 | 第31-32页 |
3.2.3 超声波辅助碱液法提取葵花籽粕蛋白的单因素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3.2.4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工艺试验设计方法 | 第34页 |
3.3 结果及分析 | 第34-40页 |
3.3.1 料液比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超声时间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35页 |
3.3.3 超声功率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4 pH值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5 温度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37页 |
3.3.6 响应面实验设计 | 第37-38页 |
3.3.7 响应面试验设计模型及结果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葵花籽粕蛋白质的脱色工艺研究 | 第42-4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4.1.1 试验仪器 | 第42页 |
4.1.2 材料与试剂 | 第42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4.2.1 葵花籽粕等电点的测定结果 | 第44页 |
4.2.2 活性炭对葵花籽粕蛋白液的脱色效果 | 第44-46页 |
4.2.3 双氧水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液脱色效果研究 | 第46-47页 |
4.2.4 不同方法对葵花籽粕蛋白脱色效果比较分析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超声波处理对葵花籽粕蛋白质理化和功能性质的改性研究 | 第49-58页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9-51页 |
5.1.1 材料与试剂 | 第49页 |
5.1.2 试验设备 | 第49页 |
5.1.3 试验方法 | 第49-51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5.2.1 超声波功率对葵花籽粕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2 蛋白浓度对葵花籽粕蛋白NSI的影响 | 第52页 |
5.2.3 超声时间对葵花籽粕蛋白NSI的影响 | 第52-53页 |
5.2.4 超声波不同功率处理后对蛋白质的紫外光谱扫描影响 | 第53-54页 |
5.2.5 超声波不同功率处理对蛋白质起泡性及其起泡稳定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5.2.6 超声波不同功率处理对蛋白质的乳化性及乳化稳性的影响 | 第55页 |
5.2.7 超声功率对葵花籽粕巯基二硫键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超微粉碎技术对葵花籽粕蛋白质结构及其功能性质的影响 | 第58-69页 |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58-61页 |
6.1.1 材料与试剂 | 第58页 |
6.1.2 试验设备 | 第58页 |
6.1.3 试验方法 | 第58-61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7页 |
6.2.1 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结果 | 第61-62页 |
6.2.2 超微粉碎、普通粉碎处理对蛋白质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62-63页 |
6.2.3 超微粉碎处理对蛋白质的流动性、粘着性、结块性的影响 | 第63-67页 |
6.2.4 超微粉碎处理对葵花籽粕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 | 第6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7.1 结论 | 第69-70页 |
7.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